摘要:多年的亏损之后,京东方的巨额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2017年三季度净利润暴增45倍。
京东方,是A股中一家不被众人熟知,但又极富争议的公司。政府对它倾其所有、投入巨资,但投资者却吐槽它是亏损大王、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多年的亏损之后,京东方的巨额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2017年三季度净利润暴增45倍。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京东方会成为平板显示行业的世界霸主吗?
一
10月30日,是A股在刚刚创出22个月新高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
这一天,A股在低开之后快速下跌,上涨指数全天下跌近1%,深圳成指下跌超过1%,创业板更是大跌超过2%。个股上,不足500只上涨,高达2700只下跌。
就是在这种极弱的走势当中,有一只中国股市历史上曾经严重亏损、广为投资者吐槽的股票却创出了9年以来的新高,股价在一年之内更是大涨超过160%,这家公司就是京东方A。
股价从长期低迷6年到最近一年多的暴涨,在这个越来越看重业绩的股市当中,京东方的三季报给出了答案。
10月31日,京东方A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4.08亿元,同比增长51.41%;净利润为64.76亿元,同比增长4503.5125%;每股收益为0.19元。
那么,净利润暴增45倍的京东方,是怎样一家公司呢?
二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也称744厂),一度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也是中国“一五”时期的重点工程,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家万人大厂的辉煌自不必多言。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代,全球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逐步替代,这让主做电子管的744厂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工厂连续亏损,濒临破产。
744厂当时惨到了什么程度?1986年至1992年连续7年亏损,每年亏损高达几千万元。由于经营困难,职工的医药费没处报销,老职工甚至去傍晚的菜市场捡剩白菜度日。
为摆脱窘境,被突击任命为厂长的王东升决定破釜沉舟,进行改制。他先是和2600多名职工们凑了650万元创业基金,接着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银行同意债务转股权。
(王东升近照)
终于,1993年4月,由银行“债转股”、员工凑钱入股,加上其他一些小股东,一个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王东升任董事长兼总裁。
在解决了体制问题后,京东方开始了二次创业之旅。
国企的制度,一方面意味着效率往往不如民企;但国企的身份,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容易拿到政策。
京东方成立之后,凭借着国企的背景,与日本松下合资开办了北京松下彩管厂,生产彩色显像管(CRT),并形成了为CRT配套的精密电子零件和材料相关产品。
90年代初国内彩色电视市场刚刚起步,CRT产业红红火火,京东方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甩掉了连续七年亏损的帽子。
CRT虽然帮助京东方渡过了创业期,但是液晶面板(TFT-LCD)此时已经在日本和韩国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化,王东升意识到了技术替代的危机,于是义无反顾地开始寻找新的技术
那时,新型显示技术主要有TFT-LCD(液晶显示技术)、PDP(等离子技术)、FED(场致发射显示器技术)三种技术,为确定用哪一种新技术,京东方经历了4年漫长的求索。终于在1998年,京东方确定了液晶显示技术作为以后的战略抉择。
三
但是,京东方在液晶显示技术之路上却走的曲曲折折。
当时的液晶显示技术已经发展了30年,日本、韩国、台湾是其中的领先者,为了弥补与海外企业的技术差距,京东方曾经想到过合资,甚至几乎都差一点与一家日本企业签订了合资合同,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王东升在谈到放弃合资的时候说;“因为无论是京东方自己的合资经验,还是他人的合资实践,都证明合资是合不来技术的,也合不来中国的工业化。我们从1987年与松下合资办彩管厂,但直到20年后,北京松下都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都没能掌握彩色显像管最核心的技术。”
王东升之所以说这句话,实在是因为有着切肤之痛。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轿车、彩电、集成电路等产业当中,广泛采用了“以市场换技术”、“合资”的政策,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几乎全部失败,这些行业没有一个能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自然也就没能形成自主的技术能力。
既然合资换不来最核心的技术,那么只有收购这条路可走了。
在苦等多时之后,机会终于到来。韩国现代集团因为过度扩张导致负债累累,为了还债,现代决定出售旗下液晶业务。
京东方抓住这一机会,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在2003年1月用3.8亿美元并购了韩国现代的液晶业务,把TFT-LCD3.5代生产线连人带技术“一锅端”。
紧接着,京东方开始在国内扎根,于2003年9月投资103亿元,在北京自主建设5代线。
一年多之后的2005年1月,5代线所生产的17英寸液晶屏首次出货,结束了中国的“无屏时代”。
四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种种困境却接踵而至:
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2008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让液晶市场的需求极度低迷。
内外交困之下,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京东方由盈转亏,承受巨大压力。
巨额的亏损之后,京东方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逆势而行加大了产能扩张。
2008年,京东方斥资34亿元在成都开建4.5代线;2009年京东方分别投资175亿元、280亿,建设合肥6代线和北京亦庄8.5代线。
合肥和北京投资建设TFT-LCD6代线和8.5代线,总投资分别达175亿元和280亿元。
巨额投资带来的财务成本,以及新建生产线的产能爬坡成本,让京东方再次陷入到连续巨亏之中。
亏损之后逆势扩张,这种常人看起来“找死”的行为,其实是京东方在给自己“续命”。
液晶产业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其更新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王东升曾经说过,若想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所以在这样一个“不扩张就灭亡”的产业当中,只有生产规模足够大,技术研发的投资足够多,才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经历了2010年20亿的巨亏和2011年1季度6.75亿的亏损之后,京东方新上马的生产线开始兑现利润。
2012年,京东方实现净利润2.85亿;2013年,京东方净利润暴增800%达到23.5亿。
五
从过去几年的“越亏越投,越投越亏”的泥淖中走出来,京东方可谓完成了涅槃重生,这让北京、合肥等地的地方政府非常高兴,毕竟,他们为京东方倾注了大量资金补贴。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却对京东方不断巨额融资而几乎不分红的行为非常不满,甚至是愤怒。
自2001年上市以来,京东方屡次在A股市场当中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
2006年,定向增发融资18.55亿;
2008年,定向增发融资22.42亿;
2009年,定向增发融资117.83亿;
2010年,定向增发融资89.44亿;
2014年,定向增发融资457.13亿。
截止2014年,京东方上市13年以来,在A股融资金额已经达到700亿之巨,而同期所有分红金额合计只有区区1.18亿元。
在向A股疯狂融资的同时,京东方还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来自政府的补贴:
2007年政府补助5327万元、2008年政府补助6089万元、2009年补助6.99亿元、2010年补助7641万元、2011年补助6.66亿元,2012年补助26.2亿元,2013年补助14.4亿元,201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5.14亿元。
由于在股市融资数额巨大,京东方被称作“圈钱王”;由于业绩常年亏损、股价长期在两三元徘徊、投资者很难分得红利,京东方被称作“铁公鸡”、“行径卑劣”;由于屡次靠政府补贴扭亏,京东方被称作“烧钱机器”,会计师出身的王东升也一度被媒体讥讽为“玩弄财务的人”,由于生产线庞大,京东方被诸多的产业界人士认为是“落后的过剩产能”。
众多恶名扣在京东方的帽子上,京东方就真的那么不堪吗?国家给它的补贴都是在打水漂吗?
六
据有关人士分析,一个京东方生产线,光开建就能拉动300亿元的工业投资,建成之后的年产值更是能达到千亿级别。
所以,京东方与其说是一家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倒不如说是一家绝好的能拉动GDP的企业。
在各个地方,只要京东方投产,产值和就业就有保障,这对地方的经济和政绩可谓双重利好。
锐眼在10月22日的原创文章《对不起,那个被谣言中伤的复星医药,市值奔1000亿去了!》中写到过:“对于国家有战略卡位价值的海外收购,国家不仅不会禁止,还会积极鼓励,反而那些发达国家会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阻挠。”
光电子行业是一国工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其扶植可谓不遗余力:
日本政府早在1979年就资助7.7亿美元,通过“光产业技术协会”组织16家企业发起“光电子基础研究计划”,后又资助8.2亿美元成立“光电子技术研究公司”进行光电子材料的基础研究。日本科技厅、邮政省和文化部也向其所属的研究机构及国立大学提供光电子基础研究资助。
韩国政府2002年制订了“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5年计划”,每年用1700万美元开发下一代技术、250万美元开发设备、160万美元组织业界交流与发展,还出资1500万美元成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零组件”与“材料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20世纪90年代,三星、LG开发制造液晶产品长期亏损,韩国政府的政策贷款和补贴就是其资金的重要来源。
我国台湾地区很早就将光电子列为重点科技领域,将TFT-LCD和集成电路一起列为“两兆双星”计划,并给予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正是靠着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韩国、台湾的光电子技术才有了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世界的领军者。
在日本、韩国、台湾这三家液晶面板领先者当中,目前占据龙头的又是韩国。
韩国通过在1995-1996年液晶产业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的逆周期大手笔投资,将日本从产业第一的位置挤了下来,并开始逐步拉大差距。
但韩国超越日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韩国企业从开始量产到盈利,经历了痛苦的阶段。三星的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7年,在1991-1994年间,平均每年亏损1亿美元。
但是凭借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扩大,三星到1997年末实现了"咸鱼翻身";1998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
七
在生产规模、投资、经验和专利方面形成优势地位之后,韩国开始坐地起价,在液晶屏上剪中国的羊毛。
以15寸液晶显示器为例,2003年时候,价格最起码在3000元以上,但是在京东方5代线液晶屏量产之后的2005年,价格跌到了1000多元,正是京东方终结了韩国在中国市场上的暴利。
之前,全球液晶屏的主流技术路径、材料和设备供应链以及市场由日、韩、台三方掌控,中国的彩电工业就因为如此而被死死卡住脖子。
许多人认为只有从国外引进高世代生产线,才可能是唯一发展中国液晶显示工业的方法。但是日韩台的厂商早已经达成了不向中国大陆出售先进技术的默契,所以京东方之前购买的国外生产线就被认为很难构成威胁。
万事开头难,虽然购买的国外生产线在当时看来是有一些技术落后,有些“冤大头”,但正是靠着这些买来的“落后技术”,京东方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真正实现了技术为己所用。
2010年,京东方合肥6代线投产,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扭转。
(合肥京东方)
2015年12月,全球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开工建设,凭借该生产线,京东方跻身显示行业全球前三,中国也成为了显示产业全球第一。
如今,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另外,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
八
在中国进口的工业产品中,第一位是半导体,第二位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第三位就是显示面板。
在半导体行业中,中国今年有一家企业曾经试图收购美国相关公司,但被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在汽车行业中,中国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至今仍然被外资捏着命脉;在显示面板行业当中,韩国的三星和LG之前更是凭借垄断地位呼风唤雨,在中国大肆掘金、大发其财。
所以,国家不计代价地为京东方投下血本,并不是为了让京东方赚很多钱,而是不让韩国人在中国赚取垄断暴利。说白了,京东方就是为了民族利益而战。
我们如果因为京东方之前的常年亏损就认为它没有价值,那就是真眼光狭隘了,面板不仅仅是彩电的重要组件,也是PC、手机、pad等终端产品的关键器件。
如果没有京东方等国产面板企业们的不断烧钱、不断上马生产线,这个万亿级的行业就不会由日韩台三足鼎立变为中日韩三国争雄;如果没有京东方等国产面板企业,华为、小米等一众国产手机的价格,恐怕得是现在的几倍。
商业,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但在涉及到民族利益的行业,京东方这种中国企业的价值是不能单纯按照商业来衡量的。
由上海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界面新闻主办、泉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泉州海丝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