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fo法人变更,可能是戴威给自己设定的最后结局:“向滴滴妥协,让位程维,担心被架空,而提前做的准备。”
近日,有热心的媒体发现,在共享单车领域仍在垂死挣扎的ofo中国区运营主体法人代表出现了变更,90后创始人戴威悄然变成了陈正江。
ofo的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圈内热议,媒体一度揣测,那个曾经念叨着金庸《倚天屠龙记》里九阳真经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的北大高材生还是没能撑到最后一刻,而退隐江湖。
也有不少媒体认为,这是戴威给自己设定的最后结局:“向滴滴妥协,让位程维,因担心被阿里架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虽然,事后ofo发布“官宣”称,“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仅是内部正常人事变动,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戴威,并不存在让位一说。”
但现在的戴威可能心思确实不在共享单车上,坊间传闻,区块链是他押注的一个领域。至于他现在为什么“退位”,是不是犹如媒体臆想的那样,只有戴威和ofo高层心里最明白。
不过有时候,传闻最后可能都不是传闻,就像赵丽颖和冯绍峰领证,之前恋爱一说各种辟谣,结果到头来,传闻也可以为真,而且会让人大吃一惊。
不可否认的是,ofo的确更换了法人,但陈正江是何许人也?估计没几个人会知道。
官方公告是这样解释的:ofo前5号员工,自2014年加入以来一直担任重要职务,是ofo中国区业务主要负责人之一......
有一条解释颇为津津乐道,此次法人变更仅是为了“简化办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原来,更换法人就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这条可以为日后大家创业所借鉴。
媒体显然对这样的解释不买账。业内人士透露,“ofo或正与哈啰出行商量收购事宜,后者欲以1:5到12.5的折股比例并购ofo。”如果这个是真的,ofo转了一圈又回归阿里怀抱,找到归宿,只是可能被丢弃的只有创始人戴威。
这个倔强的90后年轻人,愿意妥协吗?
据证券日报报道,ofo此时变更法人可能与自今年7月份以来该公司频频陷入债务危机有关,意在保全戴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如果法人在履职期间因战略问题而导致公司亏损的,只要在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离职,就无需对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戴威显然不是张无忌,后者把青春妥协出去了,最后终于倔强一把,“不争名利,与世隔绝。”
一
大起大落
时值深秋,天气愈渐寒冷,ofo也即将迎来它自成立以来最难过的一个冬天。
令人唏嘘地是,这个曾经全球最大共享出行平台的鼎盛,只维系了数载光景。
2015年,重度骑行爱好者戴威和4个朋友创办了ofo。
次年初,当拿到金沙江创投的1000万元投资时,戴威和联合创始人张巳丁曾趴在国贸三期商城的围栏上感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接下来的扩张能力及吸金能力,也远超出了这个年轻创业团队的想象。
简直是,令人咋舌。
3年间,ofo累计获得了12轮融资(包括2轮战略融资),平均3个月完成一轮。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Q1,ofo估值为30亿美元。这个数字较2016年,翻了200倍。
与疯狂的融资速度形成呼应,ofo的业务也在疯狂扩张,成为继淘宝、京东、滴滴等巨头之后,中国第9家日订单过百万的互联网平台。
国内声势浩荡,海外积极布局。
同年12月,ofo开始在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新加坡运营,而后又进入马来西亚、日本、西班牙、以色列等国。
ofo官网数据显示,这家共享单车平台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全球连接超100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超3200万。
正是这种迅速且目标远大的高速扩张,让外界对ofo的盈利及经营能力产生质疑。
有人曾算过一笔账:共享单车属重资产模式,造车、单车运营维护、员工工资、用户补贴、全球扩张等各方面都需要高额花费,每月仅运维(包括维修、调度)成本,像ofo这样体量的公司,可能就约需要3-4亿元。
这样的高消耗,如果三月融一轮,也不那么稀奇了。
正当这个由资本堆积的“小国”逐渐走向“帝国”时,接踵而来的是外界的反复质疑,“ofo就是资本拿钱堆出来的,一路都在烧钱、只进不出,一旦资金链断裂,面临的将是生存挑战。”
媒体有时候比VC/PE还能成为行业风向标。说危机,危机就来了。
ofo最风光的日子,戴威最扎眼的时刻只持续了一年半。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共享单车资本泡沫的逐渐破裂,一个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或倒下、或卖身,这让本来就如履薄冰的ofo,雪上加霜。
而晴天霹雳也只是一瞬间。
12月,有爆料称,ofo挪用30亿元用户押金,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仅剩3.5亿元。2018年1月,又有爆料称,ofo账户可用资金剩不足6亿元以及ofo还可能拖欠供应商约25亿元的货款。
虽然,ofo官方还是以各种理由否认传闻与爆料,但从其后续采取的一系列“节流”措施上,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已经非常需要资金了。
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改为“95元充余额免押”;另一方面,因难从用户的单次骑行获利,ofo开始发动员工卖车身广告,转向B端寻求盈利。
这对ofo来说,显然不够,今年6月份,虎嗅在《小黄车快黄了》一文中指出,ofo总部正在“上演”管理层剧变和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ofo官方仍予以否认。
但接连而起的三起诉讼,让ofo的钱荒危局彻底暴露在了公众面前:
7月,武汉汉光谷创客街区管理有限公司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ofo主体公司,最终法院冻结了东峡大通在北京某银行的112.9万元存款,冻结期限为1年。
8月,上海凤凰自行车因东峡大通拖欠货款及费用而将其告诸法庭,诉讼涉及金额6815万元。
9月,百世物流为索要货物运输款而起诉东峡大通。
以及ofo拖欠天津飞鸽货款约1亿元。
拖欠富士达超3亿元货款。
拖欠云鸟、德邦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欠款。
......
可能官方还会继续否定,以上内容为传闻。
然而,摆在ofo眼前的资金难关,是无法否定的。
二
生死两难
巨额资金需求,仅靠节流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还要靠快速融资续命。
但在融资上,ofo却进行的并不顺利。
这一年多来,外界关于ofo卖身、被收购等消息甚嚣尘上。
实际上,自摩拜“委身”美团后,ofo的命运格外引人关注。
从历次融资情况看,滴滴和阿里都有可能成为接盘的“白衣骑士”。
原本这两位“资本大鳄”早早就向ofo抛出了橄榄枝,如果不是戴威一直倔强地保持独立,可能,ofo早就留下比现在更圆满的结局。
纵观面临生死两难的ofo,扑朔迷离的融资迷局背后,也是戴威、滴滴、阿里三方的博弈。
滴滴算是ofo一路的贵人。
自2016年9月B轮融资开始,到2017年,滴滴已凭借多轮注资成为其大股东。对专注做出行的滴滴而言,共享单车是必须要布局的一条业务线,这也是多次选择投资ofo的原因。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非常微妙,滴滴一直想将ofo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戴威却希望双方仅是合作关系,正是这种战略理念的不合,双方的矛盾、误会越来越多。
此前有媒体报道,滴滴曾许诺帮ofo拉来软银一笔超15亿美元的融资,孙正义也签下了投资意向书。但前提是ofo要接受滴滴派出的几位核心管理人员。
正处在与摩拜鏖战之中的戴威欣然接受了条件。
因这笔即将到来的巨额融资,ofo内部极为亢奋,开始进行一轮新的市场扩张策略,也因此欠下巨额债款。但没想到地是,这笔融资最后竟然成了“空头支票”。
这引发了戴威的不满,90后的他可能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一声令下,解雇了3位空降高管。随后,滴滴力主其与摩拜合并,而ofo创始团队却始终不作考虑,坚持独立。
戴威有戴威的思考,滴滴有滴滴的立场,这是一次创始人与大股东的较量。
以前是切磋,以后就是生死。
在提出合并计划被拒后,滴滴转身收购了更加惨淡,创始人曾经跑到国外去的小蓝单车,并推出免押骑行的青桔单车,与ofo 展开竞争。
就当这场因内部误会与矛盾,准备计划手足相残的战争正要打响时,老大哥阿里来掺和了一下。分析人士称,“ofo倒戈阿里的可能性很高,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阿里控制了它们的命脉。”
今年年初,一则消息令业内轰动,戴威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以共享单车资产为质押物,获取阿里共计17.7亿元借款。
第一笔质押发生于2018年2月5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地共计4447572辆自行车被作为资产,抵押给了蚂蚁金服旗下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债权数额为5亿元。
第二笔质押发生于2018年2月12日,抵押物为浮动数量的共享单车,抵押权人为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债权数额为12.66亿元。
为什么此时是借款而非融资?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滴滴拒绝在ofo和阿里的融资协议上签字,才导致ofo只能通过动产抵押换取资金。
资产抵押,通常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虽然拿到了钱,但此举对于ofo和戴威来说,未必是好事。
他相当于签下了一个可能永远不能赢的对赌条约。
但历史总是一次次的证明一个道理,即便公司倒了,创始人可能还会赚翻了。
回到ofo此次法人变更,一个曾经辉煌的风口,正落下帷幕。
三
繁华散尽
从兴起到衰落,不过三四年光景,无不令人嗟叹。
戴威的ofo是共享单车行业最早的入局者,胡玮炜的摩拜随之创办。
共享单车成功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满足人们对短途出行的需求,此外,“共享”思维打破了传统自行车出行行业的发展困局,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新模式。
因此,它一出现,就成了互联网行业的风口。
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自行车分时租赁业务,其运营技术含量和成本不高、创业门槛低、直击用户需求痛点、能在短时间内刺激用户量、市场潜力巨大等特点,一下子掀起了新一轮创业高潮。
2016年,是共享单车行业最为繁荣的一年,永安行、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25个新品牌相继入局,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密密麻麻,一大片。
处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行业,就像香饽饽一样颇受资本追捧。
而VC/PE们在第一、二波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大批O2O项目死亡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对外炫耀,有机会一战成名的领域。
不单是单车,所有跟共享有关的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热炒。
如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等,还有要搞共享女友的,这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大家对于“共享”的期盼。
有投资人更是在朋友圈直言,这些共享系衍生品的出现源于大家根本投不进估值连番增长的共享单车。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但站得越高,摔得也越狠。
没赶上单车风口的投资人,也该庆幸,能少赔点钱,特别是在募资难的大环境下,投资人要回归理性,创业者也要勤练内功。
否则只能被泥潭拖得,越陷越深。
繁华散尽,的确也当深刻反思,风口到底带来的是什么?
参考资料:
证券日报,李乔宇,《身陷诉讼ofo运营主体法人生变 专家称或有意保全戴威》
虎嗅网,常芳菲,《小黄车快黄了》
略大参考,晴川,《滴滴的套路,才是ofo的死穴?》
每日经济新闻,李卓,《ofo生死劫:钱荒告急被诉讼又遇融资“罗生门”,谁会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中国企业家,焦丽莎,《谁能拯救ofo:阿里还是滴滴?为何是借款而不是融资?》
【本文为投资家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投资家网,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根据媒体报道,当年盛极一时的ofo的关联公司东峡大通在企查查的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14号院...
近日,WeLab汇立集团宣布由其创新研究中心团队研发的“联合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国...
电动两轮车市场经过前些年的高速发展,似乎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各大厂商在寻求新的破局之法,以期获得新...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