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去年阿里巴巴港股回归后,电商领域的另一极,京东于今天登陆港股。
继去年阿里巴巴港股回归后,电商领域的另一极,京东于今天登陆港股。
过去几年,京东在营收规模、用户数量、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增长。这是京东下沉、发力技术、向平台转型等一系列战略决策起到的结果。随着京东战略的持续推进,类似的增长大概率仍将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招股书批露的募资计划显示,拟将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
具体包括:运营系统(智能定价、存货管理系统、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及全管道智能零售平台)、物流技术(仓库自动化系统、优先路线规划系统及智能硬件、动态分拣系统及无人仓库)、供应链数字化产业平台等技术领域。
这至少对京东有两点影响。首先,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护城河,技术对零售和物流的赋能,既能提高用户体验,又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其次,拓展业务边界,技术服务本身也能够带来一定的财务回报。
01各项业务全面增长,协同效应显现
2017年-2019年,京东营收从3623亿增长到5769亿,期间CAGR为26.2%。高速增长背后是业务的多点开花。
京东的业务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自营业务和服务业务。其中自营收入主要包含电器收入和百货收入。服务收入主要包含平台收入和物流收入。
(数据来源:京东招股说明书)
过去三年,京东自营收入的CAGR为24.1%。增长主要由用户数量增长和单个用户年度购买支出增加驱动。
在用户增长上,京东的活跃买家数量由2017年的2.93亿增长到2019年的3.62亿。单个用户在自营商品中的年度购买支出则由1132.4元增加到1410.8元。
归根到底,自营收入增长得益于京东向全品类扩张。电器虽然客单价高,但消费频次低。而百货商品,购买频次高,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用户购买频次,从而带动用户购买支出的增加。
平台收入是京东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数字营销获取的广告费用、提供物流等供应链服务的履约费用,以及交易中的佣金费用组成。过去三年,该收入的CAGR为29.7%,超过自营收入增速。按照Morkrting数据,2019年京东的广告收入在互联网公司中仅次于BAT,位居第四。
从客户结构看,京东能在广告市场取得不俗成绩,主要归功于公司第三方商家以头部品牌商居多,广告主有较强的支付能力。
物流业务2017年-2019年CAGR为114%,增速远超其它业务,有成为京东增长最重要的引擎。增长的原因是,得益于京东物流的对外开放,为电商领域之外的企业提供综合供应链和物流服务。
京东各项业务全面增长背后,说明了京东过去的打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一方面,业务全面开花,可以使公司的业务触角延伸至电商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每一个环节的变现,提高收入的天花板。
另一方面,不同的业务场景又可以相互赋能,实现协同效应,比如物流在时效性和体验性上提升用户购物体验,从而构建了京东的护城河,保证了自营收入的稳定性。
在营收高速增长的同时,同样可喜的是,此前一度困扰京东的获客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02 下沉市场破局,用户重回高增长
2014-2019年,公司的年度购买用户数量从3800万增长到3.62亿(2020年Q1已达3.8亿),增幅将近10倍。
尽管2018年Q3京东用户曾短暂出现负增长,但随着获客效率提升和产品创新,京东重新找回了用户增长。
在用户数量增长上,京东2019年全年用户数达到3.62亿,同比增长18.7%。从单季的增长趋势看,公司的用户增长也保持不错的上升势头,单季度用户增速由2019年Q1的2.9%上升至2020年Q1的24.8%。
(数据来源:京东招股说明书)
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获客成本也大幅降低。由2019年Q1的757.8元/人下降到2020年Q1的175.6元/人。
(数据来源:京东招股说明书)
京东的用户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下沉策略取得成功。2019年Q4电话会议上,京东管理层表示,当季度新增用户有七成来自三至六线城市。而下沉的主阵地正是京喜APP。
过去,京东主站的定位与下沉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京喜在商家端进行独立招商,解决了商品高客单价的弊端,满足了下沉市场的性价比需求。此外,京喜采取“拼团”等社交营销的方式,也让它更容易找到下沉市场的用户。京东用过去一年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在下沉市场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京喜对京东在商户端的拓展有着更大的意义。京喜的独立招商,带来了大量的长尾商家,商家数量也由2018年的21万上涨至2019年的27万。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京东向平台转型。
从这个角度看,京东在下沉市场的破局,不仅带来了增量用户,也加速了公司向平台转型,进而带来盈利能力提升。并且,随着京东下沉的持续推进,这种趋势还将延续。
03营收结构优化+运营效率改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这两年,京东的盈利能力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彻底摆脱了之前的亏损泥潭。2017-2019年,京东的营业利润率从-0.2%上升到1.6%。过去5个季度,更是连续实现盈利。
盈利能力的增强,主要由于营收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改善
营收结构方面,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在自营商品收入中占比提升,比重由2017年的26.4%提高到2019年的31.5%,上升5.1个百分点;服务收入的占比也提升了3.1个百分点。
百货收入占比提升,说明京东由电器向全品类的扩张较为顺利。参考零售企业,百货品类的超市毛利率普遍在20%以上,而目前京东为15.41%,不考虑平台业务的增长,仅自营业务中的品类转型,京东就有可能实现将近5个点的毛利提升。而京东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得益于商家端数量的不断增加。
从结构看,京东的毛利率较2017年提升了1.08个百分点。随着京东转型的持续性深入,相信京东的的毛利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时,京东的运营效率也有了改善。公司的期间费用率由2017年的14.3%下降到2019年的13.7%。主要原因是物流效率提高、规模效带来履约费用率下降,以及营销费用ROI提升。
物流效率提高使得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较2017年减少了3.1天。这得益于供应链技术对物流的赋能。比如,公司的供应链系统能够通过补货模型做出补货建议,帮助公司提升补货精准度,进而使库存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此外,在订单的规模效应上,既可以摊薄仓储、运输工具等固定成本,又可以通过订单密度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因此,结合物流效率提高和订单的规模效应,京东的履约费用率较2017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京东营销费用ROI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京东通过在下沉市场的“拼团”等社交营销的打法实现了低成本获客。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营销工具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使营销费用ROI提升。
营销费用ROI提高也使京东的营销费用率,较2017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京东营收结构优化还能带来很大的毛利提升空间,以及随着规模效应持续增加和技术对物流的持续性赋能,公司的期间费用率还有下降空间。一升一降,京东的盈利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总结
京东的增长不局限在某一个环节,而是实现了营收规模、用户数量、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全方位增长。
这背后是京东坚持提升用户体验、行业效率以及社会效益的战略定力,同时也是京东下沉、技术赋能、平台转型等一系列战略推进取得的成果。
下沉战略让京东找到了用户数量新的增长点;技术对零售的持续性赋能使得供应链、物流等运营环节效率持续提升,进而实现成本的降低;向平台转型则促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京东战略的持续推进,这种高质量的增长还将持续。
而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将推动京东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公司,为行业、生态赋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为了帮助企业做好春节福利采购工作,京东企业购面向企业级客户推出了“企业年货节”,精选粮油调味、零食礼...
圣迭戈,加利福尼亚,2025年1月6日 -- Adcentrx Therapeutics (“Adc...
2024年12月29日,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PolarDB数据库创新设计赛(天池杯)全国总决...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