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今年,乃至可能是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公司,蚂蚁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尤其是关于蚂蚁的估值。
作为今年,乃至可能是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公司,蚂蚁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尤其是关于蚂蚁的估值。
上交所官网显示,蚂蚁IPO完成初步询价,发行价为68.8元,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对应2019年170亿元的净利润,市盈率超百倍。
某种程度上说,蚂蚁上市,也是对金融科技行业整体信心的极大提振。
你可能不知道,在蚂蚁IPO前,美股上金融科技公司的境况有多惨?行业内第二梯队的头部公司乐信,截至10月30日,其总市值在15亿美元(101亿元)左右,静态市盈率仅4.3倍,甚至比不过部分银行股的估值。要知道,乐信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200%,远超银行的增速(招商银行的复合增速为15%)。
从业务逻辑上来说,乐信依托于电商场景和科技,这与为蚂蚁贡献了40%营收、70%利润的蚂蚁微贷科技业务颇为相近。
如今,万亿蚂蚁上市,乐信等公司也将迎来一次价值重估的机会。参考美股新能源汽车板块,今年特斯拉的崛起,明显带动了整个板块的估值提升。
金融科技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逻辑。蚂蚁IPO在即,这为整个金融科技行业/助贷平台带来了一次估值坐标重塑的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除了考虑蚂蚁的万亿估值合不合适下手,还可以关注美股上的“蚂蚁概念股”。
01万亿蚂蚁上市,行业价值新坐标
蚂蚁集团IPO备受瞩目,伴随其上市,金融科技行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从过去看,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
原因很简单,市场对金融科技板块并没有成熟的估值体系。由于缺少行业价值坐标,市场并不知道该如何对乐信等公司进行估值。从目前看,市场更多按照传统金融股的逻辑来进行估值。以美股头部金融科技公司为例,乐信的市盈率不足5倍。
这种估值逻辑,明显忽略了它们的成长性。2017-2019年,乐信的营收由53.9亿元增至105.91亿元,复合增速超40%,净利润由2.4亿元增至22.95亿元,复合增速超200%。
蚂蚁的IPO上市或许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这一点可以参考特斯拉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带动作用。
特斯拉与蔚来年初以来的股价走势
年初开始,特斯拉股价一路狂奔,从不到90美元/股,飙升至最高502.49美元/股,总市值超4600亿美元,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车股。
狂飙的特斯拉点燃了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个赛道公司的估值都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包括理想、小鹏等在内的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冲刺IPO,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追捧,市值超千亿。
就在特斯拉大涨的半年前,各家造车新势力过得都不容易。蔚来的股价一度跌到1元左右,差一点沦为仙股,当时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消息甚嚣尘上。如今来看,说一句,特斯拉救活了蔚来也不为过。年初至今,蔚来的区间涨幅超600%,上半年还完成了多次融资,投行也纷纷上调评级。
这就是行业龙头对整个赛道的带动效应。龙头为行业带来更高关注度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清晰的价值坐标,行业内公司的估值逻辑纷纷向龙头看齐,打开了向上的天花板。
金融科技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逻辑。估值超万亿元的蚂蚁集团将成为行业价值新坐标,这会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估值体系重塑的机会。
蚂蚁上市背后,市场的关注、监管的认可是整个行业的利好。能否抓住这一利好,还要看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
02中概股金融科技板块的价值再发现
相较蚂蚁集团的千亿美金身价,已经上市的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市值最高不过十几亿美元,市盈率都在个位数上下波动。随着蚂蚁上市,行业整体的估值大概率会水涨船高。那么,中概股金融科技板块中,谁更值得关注?
整体看下来,有着场景优势、资产质量优势的乐信,绝对要算一个。
从业务上看,靠场景和科技驱动的乐信,多少有些“小蚂蚁”的意味(严格来说是“小蚂蚁微贷科技”,微贷为蚂蚁集团贡献40%营收、70%利润)。
首先,它们的资源禀赋并无二致,蚂蚁微贷和乐信都是由电商起家,通过线上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金融借贷服务,如你在淘宝购物用蚂蚁花呗付款,在分期乐商城购物则用分期乐额度付款。
回过头去看,电商是蚂蚁微贷和乐信的源头,在此基础上发展各自的金融借贷业务,这几年顺势转型,去金融化发力TO B助贷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与其它没有场景的金融科技平台有显著区别。
其次,从业务逻辑上看,无论是蚂蚁,还是乐信,都牢牢抓住了科技和消费两条主线。
先说科技,当下整个银行业都在经历着零售化转型,获客、运营、风控体系亟待改革,大量中小银行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因此需要像蚂蚁、乐信有技术服务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帮助它们进行转型。
在这种背景下,TO B分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下,蚂蚁与乐信等平台方不需缴纳保证金“兜底”,只需将借款客户做完第一道风控后导流给银行,是否放贷及额度多少都由资方自行决议。此时,平台方赚的是获客渠道和风控技术的服务费。
蚂蚁集团消费贷款规模达6000亿后,就转而开始采用分润模式。蚂蚁的消费信贷规模得以迅速做大,目前规模达1.7万亿,两年时间扩大近3倍。
如今,乐信也有望复制蚂蚁走过的路。目前,蚂蚁、乐信合作的金融机构均在100家左右。
乐信过往的稳健与增长,优质的资产质量、强大的技术实力,使它能够得到更多银行的认可,加速转型,进而提高业绩的稳定性与规模。今年二季度,乐信的To B分润业务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171%,8月新增撮合交易中,To B分润业务占比已达到40%,年底将达50%以上。海通国际预测,到2022年,乐信分润模式占比将达80%。
再来看消费。两者在消费场景端的深耕,既是它们当下展业的重要优势,也是它们更进一步的核心抓手。蚂蚁微贷不用多说,绝大部分用户都来自支付宝、淘宝、饿了么等阿里生态场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化,蚂蚁集团瞄准了数字生活服务这一万亿市场。
而以分期商城起家的乐信,则正通过“新消费”平台战略迈向广阔的消费市场。目前,乐信“新消费”平台战略下辖三大品牌——分期购物商城分期乐、数字化全场景分期消费品牌乐花卡、会员制消费服务平台乐卡。这三个品牌是乐信围绕新消费,对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全覆盖。
如果说支付宝通过支付入口为蚂蚁提供了庞大的线上线下流量,乐信则通过分期乐的自有场景+使用了其分期解决方案的外部场景(比如洋码头)覆盖线上流量,再通过乐花卡覆盖线下广阔的消费场景。
从最新数据来看,乐信的新消费发展势头十足,线下增长尤其迅猛。截至10月7日,乐信平台通过线上带动线下的模式,累计服务524万线下商户,同比增长112%,创造1.7亿个订单,同比增长173%;交易额401亿元,同比增长239%。
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消费是双循环格局之下政策发力支持的主线,作为线上带动线下消费的典型,乐信与蚂蚁一道面临历史性机遇。“新消费”平台正在为乐信创造一个全新的增长曲线,带动其实现超预期的增长。
也正是依托于消费和科技两条主线,乐信也在疫情下交出来一份理想答卷。
今年一季度,乐信不仅用户与收入稳健增长,并给出全年1700-1800亿元交易额的预期目标。二季度,乐信营收30亿,同比增长19%;非GAAP利润4.53亿;促成借款金额411亿,同比增长57.8%;在贷余额619亿,同比增长52.4%;用户数达9530万,连续4个季度保持90%以上的高速增长,8月份用户数超过了1亿。
风险表现方面,其FPD7逾期率已降至1.81%,不仅大幅低于一季度的2.77%和二季度的2.32%,甚至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拉长周期看,乐信2017-2019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4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200%!
这样的成长性并不比蚂蚁微贷逊色太多,而乐信的估值呢,市盈率(TTM)10倍,市盈率(静态)仅4.3倍。换句话说,在高速增长下,市场居然只给出了乐信个位数的市盈率。
也正因为如此,前段时间,乐信的管理层宣布了大手笔的回购计划,计划拿不超过2000万美元在二级市场买入自家公司股票。
尽管如此,大家可能对乐信的未来还有所担忧,但在我看来,如果是关于监管、生存等方面的担忧,大可不必。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意味着,政策风险出清,行业成长空间已然打开。
而前段时间大家最为关心的,最高法将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为4倍LPR(15.4%)的问题,也早已被证实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对持牌金融机构放贷、助贷机构,不会有影响。出于一贯保守稳健经营的策略,乐信已经开始了行动,通过调整使整体利率都低于15.4%,进而彻底消除潜在的风险。
总的来说,无论是资源禀赋、业务逻辑,还是具体的业务表现、发展机遇,乐信与蚂蚁微贷科技都有着不少的重合之处。但与蚂蚁上百倍估值相比,处在历史低位的乐信估值只有个位数。从这个角度上说,恰逢蚂蚁上市的时机,或许也是时候重估“小蚂蚁”乐信了。
03从蚂蚁微贷估值看“小蚂蚁”乐信究竟值多少钱?
考虑到蚂蚁本身业务的多元化,因此当探究乐信价值问题时,更多要对照的是蚂蚁微贷科技业务的估值。这里可以参考中泰证券的SOTP估值法。
中泰证券通过计算各业务板块重要子公司对公司净利润的贡献,估算预期2020年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微贷科技、理财科技及保险科技分别占净利润的比重为10.4%、71.5%、8.2%及9.9%。各业务分别参考同业估值均值,得到公司整体估值为2.3万亿元。对应2019年净利润PE为95.2倍,2020年为42.7倍。
其中,微贷科技参考同业估值均值(Visa公司、万事达估值),给予45.1倍PE,该业务估值为1.7万亿元。
当然对乐信进行估值的时候,还要考虑蚂蚁作为行业龙头的估值溢价。这一点可参考招商银行与其他城商行的估值差。港股招商银行估值常年在1.3倍PB左右,其他城商行的估值中位数则在0.7倍左右。
乐观一些,乐信的PE较蚂蚁折价20%,那么乐信的估值应在36倍左右;即使按照5折估算,乐信的合理估值也应在22.5倍PE左右。考虑到乐信一直以来的高成长性,以及新消费平台战略的潜在增量,这样的估值并不算高。
对比乐信当下不足9倍的动态PE,其市值有着足够的向上空间。
如果对比两者的关键指标数据,2020年上半年,蚂蚁微贷科技业务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乐信为619亿元,乐信较之相差约28倍;微贷营收285.86亿元,乐信为54.58亿元,相差5.2倍;微贷用户约5亿,乐信超1亿,相差不足5倍。而两者的市值却相差甚大。
考虑到微贷营收占蚂蚁集团总营收的比例接近40%,以其营收而非利润占比保守估算,微贷市值占蚂蚁集团(2.1万亿元)4成,为8400亿元,而乐信当下市值在101亿元左右,两者相差83倍。这一差距远超在贷余额规模倍数之差。
业务数据和估值的差距,也能说明乐信有着巨大的修复向上空间。若以两者信贷余额之差,取30倍粗略估算,乐信的市值将达280亿元,较当下有2.8倍的上升空间。
此外,考虑到乐信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可能性很高,这也将为乐信带来估值提升。
对照香港二次上市的要求,乐信是22家具备香港上市资格的公司之一,乐信管理层此前也表示会积极研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可能性。在必要的时候,为了保护投资者和股东利益,乐信会继续评估局势并认真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在香港二次上市。
而当乐信在港股二次上市,与蚂蚁同在港股交易,其估值的提升将更为明显。(作者:徒步三萬里)
写在最后
估值是门艺术。巴菲特说过,模糊的正确好过精准的错误。过去金融科技公司定价谨慎的背后,是市场对行业监管风险的折价。但随着蚂蚁上市,市场的关注、监管的认可,将彻底打消市场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质疑。
投资最终赚的是预期差的钱。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小蚂蚁”乐信身上存在这样的机会。当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发生变化,叠加市场情绪的转好,乐信的估值提升也是一个大概率事情。
2024年9月24日,华东医药(000963.SZ)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Viora Ltd.(以下...
日前,2024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发布过去一年的研究成果,交流金融机构和...
继上半年公司权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夺冠①之后,截至8月底,宏利基金近一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同样位居第...
8月1日落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下称“私募新规”)迄今已实施满一个月,私募行业该如何应对...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5G、云计算、VR、3D视觉传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迭出,为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银三星人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