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又一行业爆发!大牛股4年暴涨12倍,高管趁机“割韭菜”

2020-12-17 16:04:26   来源:投资家网专栏  作者:财经锐眼 

摘要: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

但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能单独分配到吃饭这件事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方便快捷也成了人们对吃饭的要求之一

在此背景下,速冻食品应运而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试问谁家冰箱里还没有几袋速冻水饺、速冻汤圆,或者速冻馒头啥的?

在餐桌上占据重要一席的速冻食品,在资本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获得资金的高度认可,例如行业龙头三全食品,以及4年上涨12倍的大牛股安井食品等。

展望未来,在规模上千亿的速冻食品大蛋糕面前,谁能抓住市场机遇,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呢?

疫情推动速冻食品大爆发

今年以来,在疫情因素影响下,人们居家做饭的频率陡然提升,但碍于外出采购受限及厨艺水平有限,速冻食品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选

所谓速冻食品,是指采用新鲜原料制作,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急速冷冻,在-18℃至-20℃的连贯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最常见的就是速冻水饺。

速冻食品最大的优点是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的品质,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但它的营养价值自然也无法与新鲜的鱼、肉等相提并论。

尽管速冻食品在新鲜度上稍有欠缺,但它胜在保存时间长和简单易上手,对于许多厨房小白来说,速冻食品是他们厨艺进阶路上的重要铺垫。

电商渠道数据显示,今年疫情初期,天猫平台上的水饺、馄饨类总销量同比增加近80%,即食火锅类总销量增加约1.5倍,肉制品总销量增加2.6倍,海鲜丸类总销量大幅增加17倍

但这或许只是开始,目前国内速冻食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参与数量不断增多且增速较快。而疫情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有望推动速冻食品行业持续增长。

回顾发现,国内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由2013年的82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3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4%。预计2020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58亿元

速冻食品是工业化的产业,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与消费国,年产量达2000万吨,人均年消费60千克;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消费国,人均年销量20千克。

目前,国内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仅3千克左右,保守估计至少还有5倍的增长空间。在这个规模上千亿的大蛋糕背后,众多玩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速冻食品概念股崛起

如今,国内的速冻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速冻米面类,第二种是火锅料类,第三种是速冻菜肴类。

就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而言,速冻米面类如水饺、汤圆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火锅料类随着火锅、麻辣烫等在全国范围的推广迎来快速发展,而速冻菜肴类还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的饮食习惯因所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这在速冻食品类公司的区域分布与主营业务上也有体现。

北方地大物博,人们爱吃面食,而河南是闻名全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这里诞生了诸如三全食品(002216.SZ)、思念食品等速冻食品企业,主要从事水饺、汤圆等速冻面食的生产。

南方水域辽阔,人们喜食海鲜,而福建是国内知名的海鲜主产区之一,潮汕火锅更是在全国各地圈粉无数,这里的速冻食品企业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例如,立足于厦门的安井食品(603345.SH),以及创建于福州的海欣食品(002702.SZ)等,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包括鱼丸、虾丸、牛丸等。

虽然南北方的速冻食品各有侧重,但随着国内人口迁移,以及产业加速融合,南北方之间的饮食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聚焦各自领域的速冻食品企业也产生了业务交叉布局

今年以来,受疫情因素影响,速冻食品销量持续攀升,在各路“吃货大军”的不懈努力下,国内速冻食品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伴随速冻食品的持续热销,速冻食品类上市公司也成了各路资金竞相追捧的“香饽饽”。不管是做速冻面食的,还是做速冻火锅料的,股价基本都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放眼A股市场,涉及速冻食品业务的上市公司不少,但能做到规模化经营的却不多。从当前市值来看,能够一较高下的大概就是三全食品和安井食品了。

三全VS安井,经营情况大比拼

先看股价走势,今年以来,三全食品股价走势出现分化,年初至8月份股价节节攀升,于8月24日达到历史最高价40.38元,区间大涨近2倍。

不过,三全食品股价登顶后便开始回落调整,目前已降至30元以下,最新收盘价报28.58元,与历史最高价相比跌超26%,公司总市值为228亿元。

回顾发现,三全食品上轮大涨还是在2015年大牛市期间,此后便陷入近三年的漫长阴跌,股价在2018年10月开始反弹,至今累计上涨4.3倍(前复权)。

年内,安井食品股价从最低48元涨至最高200.03元,区间累计涨超2.5倍,股价登顶后也开始回落调整,最新收盘价报193.55元,即将追平年内最高价,公司总市值报458亿元。

把时间拉长看,从2017年2月份上市以来,安井食品整体保持上升趋势,股价从最低14.63元逐步攀升至历史最高价200.03元,4年间累计涨超12倍(前复权),妥妥的大牛股代表。

三全食品当前股价大概是安井食品的1/7,总市值约为1/2,从股价与市值角度来看,安井食品已经超越行业龙头三全食品,整体表现更胜一筹。

再看公司业绩,作为行业龙头,三全食品的过往业绩可谓辉煌。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2.6亿元、55.4亿元、59.9亿,营收增速分别为9.93%、5.39%、8.06;

同一时期,三全食品归属净利润分别为7202万元、1.02亿元、2.2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45%、41.49%、115.91%

进入2020年,三全食品的业绩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23.61%;归属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大增389.39%。

曾靠一颗鱼丸打天下的安井食品,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也不错。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4.8亿元、42.6亿元、52.7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6.27%、22.25%、23.66

同一时期,安井食品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2.7亿元、3.73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1%、33.5%、38.14%。

受疫情因素影响,安井食品年内业绩稳步攀升。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28.39%;归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59.17%。

对比发现,过去三年间,三全食品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增速领先于安井食品,但其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却不及安井食品。

目前,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之间的营收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净利润差距却在同步扩大。由此可见,安井食品比三全食品具备更强的成长性

销售渠道拉大业绩差距

从财报数据来看,明明是三全食品的营收规模更大,净利润增速更高,为什么其净利润却不及安井食品呢?

主要原因是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的销售渠道不同,这就导致二者的销售费用存在较大差距,从而拉大了净利润水平。

三全食品主要面向零售市场,每年零售市场对总营收贡献90%左右,公司产品主要投放商超渠道,所以需要大量营销推广和进场费,多年来公司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2017年至2019年,三全食品营业总成本分别为52.22亿元、54.22亿元、57.76亿元,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14.55亿元、15.83亿元、15.91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8%、29%、28%

而安井食品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电商、商超和特通(就是非主流通路,即餐饮、商超、批发等传统渠道之外的通路)4种。其中,经销商是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每年经销商对总营收贡献80%左右。

与商超相比,经销商不需要企业支付进场费等销售费用,这就为安井食品节省了一笔很大的开支。

2017年至2019年,安井食品营业总成本分别为32.5亿元、39.41亿元、48.3亿元,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4.9亿元、5.7亿元、6.5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5%、14%、13%。

对比发现,过去三年间,三全食品的销售费用率接近30%,排在同行前列,而安井食品的销售费用率差不多是三全食品的一半左右,而且出现逐年递减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三全食品以速冻面食为主,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公司毛利率水平较高。过去三年间,三全食品毛利率分别为33.92%、35.52%、35.17%,居于同行高位。

而安井食品以速冻火锅料为主,主要原材料是鱼糜,成本相对较高,过去三年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6.27%、26.51%、25.76%,不及三全食品。

然而,同一时期,安井食品净利率却比三全食品高出不少,可见安井食品投入产出比更高,公司的赚钱能力更强。

展望未来谁能拔得头筹?

目前来看,安井食品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比三全食品更像速冻食品“一哥”,但暂时的领先不代表赢在最后。

伴随安井食品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公司股东及高管选择了逢高减持,更有甚者出现了违规减持

锐眼哥统计发现,进入2020年以来,安井食品发布的减持相关公告多达10份,尤其进入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东及高管开始扎堆减持,累计套现超过10亿元

12月9日盘后,安井食品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公司高管黄建联、黄清松因违规减持,被上交所通报批评。今年7月,这两位高管收到厦门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而这并非安井食品年内首次出现高管违规减持的现象。今年2月,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因在年报窗口期内违规卖出公司股票,被厦门证监局约谈。

安井食品赚钱能力不差,但公司高管忙着扎堆减持,甚至违规减持,对外释放出利空信号。目前,安井食品动态市盈率高达90.62倍,估值泡沫越来越大,其中风险不得不防。

不过,安井食品也没忘记投资扩产。11月20日,安井食品公告称,公司拟以6亿元投资建设厦门三厂及总部大楼建设项目。

厦门是安井食品的大本营,该项目基于公司“销地产”战略布局,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在东南市场的占有率,节省物流费用,提高公司规模效应和市场反应速度。

在安井食品大举扩张期间,三全食品也没闲着,而是将业务布局瞄准鲜食市场,公司获得了7-ELEVEN便利店业务在河南的独家特许经营权

今年10月23日,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营业,首日销售额超过65万元,店中所售的便当、调理面、饭团、寿司、三明治等鲜食均由三全食品供应。

三全食品表示,7-Eleven经营体系非常健全,可以从门店开发、门店运营、商品管理、鲜食研发及物流配送等方面与公司相互协同,双方也将不断深化在全国供应链的合作。

此外,三全食品还与盒马鲜生、苏宁小店、巴奴等生鲜电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渠道持续下沉,三全食品不断巩固自身护城河,为公司业绩保驾护航。

从当前速冻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未来必有一战。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谁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积聚更多的力量,未来便多了一份胜出的把握。

展望未来,谁能拔得头筹,恐怕还要打个问号。最后问一句: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你更看好谁呢?


数势科技SwiftAgent 3.0发布 从智能分析到智能决策

创新创业数势科技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企业数据价值挖掘的瓶颈日益凸显:数据口径混乱、分析门槛高、决策链路长等问题导...

3天前

荣获双料大奖+白皮书发布:数势科技领跑AIGC决策智能赛道

创新创业数势科技

4月16日,由量子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AIGC产业峰会——万物皆可AI》在京成功举办。

4天前

追觅韩国首家旗舰店开业,加速全球化线下渠道布局

大消费追觅

日前,追觅韩国首家旗舰店在首尔汉南洞Nine-one盛大开业,标志着追觅在韩国市场迈出了坚实且重要的...

4天前

原创

暴增940%!中国App突然在美国爆火

APP

突然爆火!美国人争相下载这款中国App

4天前

原创

突发爆雷!255亿家居龙头实控人被留置

AI家居

255亿家居龙头突发爆雷,居然之家实控人被留置

4天前

上海车展,哪些车企股价会暴涨?

具备技术稀缺性的车企可能复制2020年估值扩张逻辑

4天前

视频号发布新规:禁售蒽醌类刺激性泻药 倡导科学认知“天然”产品

创新创业微信视频号

2025年3月,微信视频号小店规则中心发布保健类商品禁售清单,明确将含蒽醌类成分(即番泻苷A、番泻苷...

4天前

炎炎夏日送清凉,守护骑手保平安 ——熊伊森携手铁塔为深圳骑手送温暖

创新创业熊伊森出行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每天有数万名外卖骑手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4天前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