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2003年的SARS疫情,无意中成为了加速消费互联网爆发性增长的拐点,那么,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给全球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或许也将成为很多产业加速发展的引爆点——
如果说2003年的SARS疫情,无意中成为了加速消费互联网爆发性增长的拐点,那么,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给全球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或许也将成为很多产业加速发展的引爆点——
这其中,必定有保险科技。
“新冠”这只巨大的黑天鹅,催生了人们对于生命、财产、自由的风险保障需求和渴望,公众健康意识与风险意识,正迎来井喷。
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业2020年上半年保险经营情况”数据显示,健康险持续领跑增速,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26%。除了人身健康,那些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尚未覆盖的风险敞口,也在疫情下开始暴露。
后疫情时代,保险成为创新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而破题关键也几乎公认——用数字化,重塑这条传统价值链。
借助保险科技,从传统保险公司到新兴科技公司,价值链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在不断尝试,以谋求自身价值定位的转型。
作为传统玩家的各大保险公司,力图通过科技实现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增值,重新加强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这个过程中,新角色也在逐渐冒头,聚焦细分领域和专业化,从而促进产品开发、提升分销效率,为整个行业降低综合成本。这些玩家在欧美成熟市场其实也并不新鲜,他们被称为“MGA(管理型总代理)”。
在蚂蚁集团和小饭桌联合推出的“蚂上创业营”里,也有几位保险科技创业者,试图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切入,并不断拓宽边界,为保险业的数字化生存赋能。
在产品端,刘伟的中保科技,将深度场景化的思路用在保险行业,从宠物、家电等细分领域产品入手,为保险公司提供从产品开发、营销推广到运营风控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营销端,李哲的i云保,已经在保险代理人中间深耕4年,打破传统“金字塔结构”的营销模式,通过保险科技及扁平化的管理,真正提高了保险从业者的效率和产值。
而王晓东的麦歌算法,则直接进入到保险公司的中后台,凭借在医学文本处理领域积累的十年经验,解决商业健康险高风险人群的风控问题。
这是他们的共同选择,立足小处,努力在这条最传统的价值链中,持续探索与扩张。而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推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中保科技CEO刘伟:打造让险企主动买单的垂直化解决方案
时钟拨回2017年,当时的保监会在全国保险中介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探索试点管理型总代理模式”。一时间,国内头部保险公司纷纷选择与保险科技公司合作,开启了中国式MGA模式的初步探索。
这时,刘伟带领成立不久的中保科技,完成了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凭借在保险行业和手机、家电等垂直领域的经验,已经与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共同设计产品,提供风控模型,一家保险科技MGA雏形初具。
MGA即管理型总代理(Managing General Agent),本质而言是成熟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细化分工,有牌照的保险公司雇佣保险中介,并赋予其比较大的权利,职能可以包括从产品开发、营销,到接下来的核保、保单管理和结算,甚至理赔管理、内部风控等等。
“像大家熟悉的手机碎屏险,刚出现时曾吸引了一批传统和互联网保险公司,但由于核赔定损环节的猫腻多、承保环节风控方案不严谨,比如无法确定投保手机的‘身份’等等,逐渐成为一条让保险公司亏损的业务线。我们就设计了一整套有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破解这些猫腻,帮助保险公司识别优质业务,显著降低经营风险。”
刘伟曾在平安产险总部工作10余年,对于这个行业,他看到的是越来越往“专业化”转型的未来,也看到“数字化+具体行业保险产品解决方案”的所谓“产业互联网”的趋势。在他看来,这既是行业现存的痛点,也是行业发展的机遇。
刘伟的这一判断,在中保科技近期与各大保险公司合作的宠物保险领域,再次得到验证。
他发现,尽管调研显示宠物保险市场前景巨大,各个保险公司也都跃跃欲试,但担心赔付成本,担心亏损,最终导致了“不敢卖”。
“保险公司的需求在于前端风控和后端控费,这是非常大的痛点,研发出来就有公司愿意付费。我们能提供宠物的‘鼻纹+面部双重认证’、3000多家线下宠物服务网点,还有智能核保、智能理赔等各个模块,系统提升了保险公司的运营交付能力。除了已经上线的大地保险、众安保险的产品外,半年来,我们已经与十几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落地项目。”
对于2021年的规划,刘伟为公司不同产品线制定了不同策略。比如手机保险领域,业务生态已经相对完善,服务也经过客户检验,未来将以业务拓展为主,计划与OPPO、vivo、荣耀等头部品牌、渠道开展合作;而宠物保险作为一个新晋市场,未来会有一个全面打开的阶段,中保科技将不断完善自身解决方案,在继续与头部保险公司合作的同时,将通过对接渠道,延伸上下游,加大在宠物健康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布局,为整个宠物行业生态提供支撑。
今年,刘伟加入了“蚂上创业营”,“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实践,个人和团队都收获了巨大成长,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年底平台月收入有望达到年初的5倍以上。现在,我们在探索与主业相关联的场景、产品、行业新航向时,也会更加清晰,总之,这些动作都围绕着我们的公司使命——让保险更简单,让家庭更美好。”
i云保CEO李哲:抹平消费者和保险产品之间的认知差异
在保险行业价值链中,大众认知度最高的一环,无疑是保险代理人。
目前,国内保险代理人已突破900万人大关,是国内各金融子行业中从业人数最多的群体。然而,《中国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31%的保险行业工作者月收入不足6000元;同时,他们仍面临严重的职业偏见。
李哲的i云保,把更多目光聚焦到这些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的代理人身上。
从2016年成功运营网红“国民医保”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开始,李哲就始终在“赋能保险代理人”领域努力。“由于保险产品具有非标、非刚需、低频的消费特性,消费者需要有一个中间桥梁去抹平保险购买时的认知差异,这是代理人的长期价值,也是i云保的长期价值。”
2020年的疫情,让i云保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强,对代理人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代理人却无法进行线下展业,不得不转战线上。
i云保第一时间响应了代理人旺盛的培训需求,仅春节期间就开展37场直播培训,线上学习人次超过4万,总学习时长约合9000小时,切实帮助保险从业者提升了线上展业能力。
而这只是i云保在代理人行业快速响应、积极创新的一个极小侧面。李哲说:“我们首先要打破的,是传统保险代理人金字塔结构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变革,我们已经为代理人实现高于平均水平2至3倍的佣金收入,而这些结余成本,便可以用来提升培训质量、促进服务升级,由此实现行业的良性循环。”
同时,李哲也深刻了解,一滴水要想保持生命力,就要把自己融入到大海里;一个企业如果希望保持竞争力,需要把自己连接到更大的生态价值链中去。
在这条长长的保险价值链中,i云保从销售端创新开始,针对保险科技在销售侧及其外延路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比如在产品端,结合大数据分析及优秀产品的研发经验,为保险从业者筛选引进乃至开发高质量产品。目前,i云保已与40多家保险公司进行合作,覆盖全险种,还陆续推出平台定制款,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在“蚂上创业营”学习后,李哲更加坚定了保险科技作为i云保底层建筑及核心壁垒的决心,“今年我们增加了大量技术类员工,目前公司技术人员占比已经超过50%。尤其在算法这一块,需要有更优秀的人才,才能迅速把服务代理人相关的科技部分做得遥遥领先,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性价比,最终常态化、可持续地反哺消费者。”
麦歌算法CEO王晓东:用机器赋能险企,让健康险千人千面
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健康险价值链突围:管理型总代理模式的崛起》中写道,保险公司不仅关注MGA企业的效率和客户服务,还依靠其进入保险公司难以触达的市场,为保险公司提供细分领域专长和技术。
刘伟和李哲的实践都印证了这一点,而王晓东的麦歌算法,更是展现了硬核技术嫁接保险行业后,对传统价值链的深度重塑。
尽管麦歌算法仅成立3年多,但王晓东和他的核心团队,在医学文本处理领域已经有长达十年的经验,在欧洲也有落地项目的经验。他们用医学文本自然语言处理(NLP)、医学事件嵌入等数据技术,以HaaS(Health as a Service)的形态,切入风险服务市场。
在这个学霸遍地、博士起步的硬技术领域,“最强大脑”也只是他们的起点,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无缝接入原生业务系统等等,才是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在国内医疗领域,从原始数据向可计算数据的转化,基本还是靠人工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我们将这些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提高泛医学领域的信息处理效率,由此满足千人千面的健康风险管理诉求。目前,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在好几家头部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得到验证和落地。”
具体而言,麦歌算法将医学文本自然语言处理和建模技术,介入了整个保障流程——从产品设计阶段与保险公司配合设计“语义级健康险”,到承核保后的风控管理,帮助保险公司降低赔付,以及最终核赔阶段,基于病理推演的反欺诈手段,持续不断地为行业效能。
王晓东举例说:“产品开发阶段,我们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面向非标人群、老龄人群的增量市场,去做更具吸引力、更具保障价值的产品。比如,我要做一款三高人群也能买的百万医疗险时,就要解决与目标人群高关联疾病的风控问题,这个人群其实又是非常复杂的,涵盖了‘一高’、‘二高’、‘三高’,‘二高’里又有不同组合形式,怎样通过分层建模再做模型集成,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估结果,这都是我们在做的内容。”
2020年,麦歌算法完成了核心业务从项目制的技术服务,向订阅制的数据服务转变的过程,并开始布局对健康很关键、但在传统行业领域仍未被采集的其他多维度数据。
而在“蚂上创业营”的学习,在他看来,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管理上的启发,还给了他一个积极探索与行业内和上下游的同学合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打通上下游资源,整合生态链,完成“医+数据服务+药”的商业闭环。
“我认为,医学文本数据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保险行业作为支付端是这个价值呈现的入口。我们蚂上创业营的这几位同学,其实都在用科技重塑传统保险价值链,而保险行业的进步,能带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医疗成本的下降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结语
在过去20年中国C端数字化狂飙突进的大浪潮中,虽然相关创新屡有闪现,但客观而言,整个保险产业链至今仍相当传统。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保险模式依然强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保险事关广大民众的健康、财产安全,兹事体大,审慎是创新的第一前提。
但也正因为如此,若能通过创新科技和模式,让整个保险产业链提质增效——包括C端和B端,必将创造出巨大的用户价值、社会价值。
对于保险市场的所有创新者来说,2020年,正是一个加速奔跑的契机。
据海光信息公告,公司2024年预计营收87.2亿元到95.3亿元,同比增长45.04%到58.52%...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