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7位大咖同台共议:早期硬科技项目看什么?

2021-04-30 09:33:02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 

摘要:2021年4月20日-21日,由投资家网主办、湾区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发展联盟、财经锐眼、有时间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整理 | 龚良红

2021年4月20日-21日,由投资家网主办、湾区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发展联盟、财经锐眼、有时间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以“涅槃重生”为主题,深度剖析股权投资全新业态,并广邀80+VC/PE、母基金投资大咖、100+政府单位、50+上市公司,500位投资及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等人群最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

在下午分会场二的硬科技专场中,达晨财智合伙人任俊照、梅花创投管理合伙人陈超仁、汇芯投资创始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王少华、天风天睿副总经理陈实、泰有基金创始合伙人孙焱、海尔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东方富海合伙人宋萍萍,就议题“风口上的硬科技,泡沫还是机会”展开了精彩讨论。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经投资家网整理:

宋萍萍:尊敬的各位嘉宾,首先非常感谢投资家举办这场关于硬科技的讨论专题,也很荣幸请到了投资圈里投资硬科技有很多典型代表案例的投资大咖。“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作为举国战略确定下来,我们投资圈也默认迎来了科技创新企业和硬科技投资的黄金时代,科创板以及注册制的推出,使得国家的硬科技企业迎来了资本市场制度性的改革机会,很多没有盈利的高科技企业也顺利登录了资本市场,并且还有很高的估值。下面有请各位嘉宾先做简单自我介绍。

任俊照: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来自达晨财智,达晨在科技创新领域布局非常早,在2013年就在科技创新赛道开始布局,关注一硬一软,这么多年下来,科技创新这个赛道挑战还是蛮大的,但是我们也体会到科技创新机会越来越大,包括这些年在科技创新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达晨主要关注科技创新、消费服务以及医疗健康,应该说这三个都是当前主流的投资方向,我们目前累计投资超过600个项目,科技创新领域大概占了三分之一还要多,这个领域我们也是坚定看好的方向。

陈超仁:下午好,我是梅花创投陈超仁,我本人是一直在科技行业创业时间比较久,大概做了差不多二十年,最近这几年在做科技行业的投资比较多。梅花创投是一家比较接地气的,是一直看好小众青年创业的项目,从最开始的产业互联网,消费品到现在硬科技这个领域,我们投了很多的小众青年,梅花现在有四百多个项目,科技行业占了四分之一,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都是我们关注的领域。

王少华:大家好,我叫王少华,汇芯投资相比于在座的各位机构来说,是一个行业新兵,我们的母公司叫汇芯通信,是2019年成立的,目前是广东省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所谓未来通讯,就包括正在推进的5G和将来的6G,高端器件是指以射频为代表的国产化率不高的芯片和器件。汇芯通信是集合了政产学研各方面代表股东的综合体,这里有深圳市政府的代表,福田投控是我们股东,有高校的代表,清华大学、南科大,还有29家5G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例如小米、OPPO、深南电路等等。我们这个平台属于新型创新载体,我们的功能包括前沿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公共服务。我们之所以做投资,是因为我们要以基金为抓手,促进这个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所以我们也在2019年成立了汇芯投资。汇芯投资是专注于孵化和投资5G引发的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领域的创新企业,投资范围从底层的材料工艺设备,再到芯片器件模组,以及基站设备和终端再到行业应用,整条产业链都会覆盖。我本人原来做过芯片研发,在清华大学也参与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在在汇芯专注做企业孵化和股权投资业务。

陈实:感谢大家,我是天风天睿的陈实。天风天睿主要是做股权类投资,整个管理规模50多亿,在整个券商私募线上前十名左右。现在的投资方向是以硬科技的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这几个系列为主,主要优势和其他的私募,更多的是偏中后期,因为我们本身有券商背景,对上市运作的理解更深。但是我们跟其他私募一样,对未来中国发展需要硬科技发展这一块一直保持信心,希望在这里和其他嘉宾做更多深入的讨论。

孙焱:大家好,我是泰有基金创始合伙人孙焱,我们是天使投资机构,到现在我们运营的基金合计投资项目300多个了,投资特点有四个,第一个是我们在小圈子投资,因为我们GPLP的特点,GP合伙人多是清华的,LP有些是北大的,所以我们就围绕着这个小圈子,到现在还不敢出圈。第二个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坚持硬科技为主,这也是跟管理合伙人专业背景有关。第三是专业合投,虽然我们希望自己做得很专业,但是行业越来越细分,尤其技术发展太快,所以虽然大家也知道天使投资每一笔不需要多少钱,但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和一些专业机构,不管是专业基金还是产业龙头,进行合投。第四,我们坚持第一棒,到目前为止,我们绝大多数的投资还是这些项目的首轮融资,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希望能够持续做好的。

张嘉诚:大家好,我是海尔资本的张嘉诚,海尔资本作为产业全生态投资共创平台,专注于VC和PE投资。自成立以来,长期聚焦医疗健康、智能科技、创新消费三大领域进行投资,通过产业全生态投资共创模式,对共创方进行差异化投后管理,链接多方资源,促进产业价值组合和链接重构,打造多方共赢产业投资生态。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已超200亿,后面可以结合案例做分享,希望下午能给大家启发。

宋萍萍:谢谢各位。硬科技是目前投资的热点,怎么定位什么样的项目属于硬科技?怎么看团队能够把硬科技项目做大做强?

任俊照:其实硬科技我个人理解,就是技术含量高一点的,这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创业类型,对人的要求是蛮高的,不像原来很多是市场驱动的,一旦掌握市场的话,就容易起来。对硬科技来说,是需要有时间沉淀。从我们当时投资那些硬科技看到的,往往是处在发展初期,这个发展过程非常漫长,最后能够形成商业化和落地需要时间,所以明显是技术驱动型的特点。在产业节点上,硬科技可能往更上游走,下游属于系统集成,上游更多是偏向于元器件、芯片、材料类的,相对来说更上游的节点上,技术含量会高一点。如果在下游的时候,有一部分是技术含量蛮高的,涉及到软和硬的结合,可能偏算法,偏软件,软件相对会占得更重要一点。对于创业者的挑战,在硬科技这个领域里,你需要坚持和耐力,回头看我们投资的项目,我们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陆续就在关注和布局这个方向,真正落地到现在商业化的,从去年到今年开始,很多项目开始落地商业化。所以以前一直在熬,耐力就很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企业家熬不下去了,企业没有资金了,或者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就很危险。第二,就创业团队来说, 0到1的过程是靠人,1到10的过程是商业化过程,这时候做好商业化跟市场化定位有关系,这些是需要前期考虑的,所以你要有一点商业的眼光,商业落地的思维,包括产品定义的思维。好的商业思维是能够帮你更好持续进行下去,因为后面的投资人也看你的基本面有没有变化,本质上一方面跟技术有关,另一方面是跟商业化落地的接地气有关。所以很多更宏大的目标,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是需要时间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恰当的时间,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落地定位还是蛮关键的,同时创始人要有耐力能够持续做事,持续去突破。

王少华:硬科技这个词这两年突然火起来了,实际上这个词的发明人是中科创星的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硬科技跟以前的模式创新类的创业项目,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它不是单纯靠资本的堆叠,靠资源的整合去获得商业成功,这里面是有比较高的技术壁垒,这个技术可能来自于一些科学理论的新突破,所以很多硬科技的项目,是要靠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从科学理论再到技术,再到产品,再到商业化的迭代过程,时间是这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去看硬科技项目怎么去投资?我觉得一个项目大概要经过四个阶段的迭代,才能完成整个投资闭环,这四个阶段简单总结就是好技术、好产品、好市场、好公司。处于其中不同阶段的项目,所对应的估值是不一样的。

首先说好技术,硬科技团队敢出来创业,大多数有一个底气,就是他们的技术能力或者新的技术路径是有希望能够在细分领域内超越竞争对手,才有勇气出来,所以首先是在技术上要有领先别人的潜质,这就是好技术。但是好技术不代表能形成好产品,这里就要跨越两个“坑”,一个是从技术到产品,比如新材料类、芯片类的项目,怎么样能够实现量产,保证一定的良品率并做出较高的性价比,这里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第二个是产品定义是不是能准确面对刚需,最好是针对一个天花板很大的市场,这样就完成了从好技术到好产品的迭代。有了好产品,能不能做出好市场,具体来讲就是有没有好的销售渠道、能不能迅速打开并占领市场,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我们说好公司,一个好的科技公司,不应该是靠单一产品包打天下,而应该是在这个领域里不断推陈出新,根据技术进步,不断去推出新的更好的产品,这里面也有很多公司治理层面的问题要解决。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创业公司能够完成好技术、好产品、好市场、好公司这四个“好”的迭代,就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标的了。硬科技公司最后能建立什么样的壁垒?可能有好几种,一个是专利壁垒,一个是大量的技术秘密形成的壁垒,还有生态壁垒,以及最后形成规模的壁垒,这些都是好公司应该具备的要素。

宋萍萍:刚才王总说,硬科技是比高科技还高的企业,也决定了硬科技成长的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我们应该选择在哪一个阶段投资硬科技?我想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这个问题请梅花创投和海尔资本分别来给大家分享。

陈超仁:梅花创投一直是投很早期的企业,可能有一半以上的项目都是创始人在可能还没有PPT的时候就投了,就那么几个人的时候就投了,投得比较早。比如我们投了一个叫先核动力(音),我去他们办公室的时候就几个人,在做一个发动机图纸,看完之后很快就投了,金额还不小。为什么我们对他们有这种判断?首先我们觉得投早期就是看人,看团队,机构也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应该占了80-90%的权重,早期我们不看数据,就看两个领域,一个是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终点,第二是能不能走到终点,我们就做这两个判断。能不能看到终点这是非常关键的,硬科技行业或者其他行业,整个产业从发展到淘汰到最后产业化落地,到最后产生商业模式,到最后能够成为平台级公司,或者能成为行业的前几名企业,整个路线都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八年十年甚至更长,这些创业者对自己有没有清晰认知,找到一条路径,过到他所看到的目标,这非常关键。第一是他对行业发展的趋势的认知是怎么样的,很多技术在早期的时候看还是非常现代,但过几年就没了,所以他做的是伪科技还是硬科技要很清楚。第二,硬科技在落地过程中,能不能真正找到商业模式的结合点?团队能不能把产品的研发,商业化的落地,融资,建团队,把整个事做好,让自己能够达到终点,这很关键。所以早期我们判断的就这些能力,事实上也可以看到我们投的企业,早期对团队的判断,到他走到中期时候的结果,如果早期看的比较犹豫,但是对方向觉得还比较认可的,这种团队往往都是失败的。但是如果人是非常高级,方向不一定准确,做的过程中会调整,这种团队反而会成功,所以我们梅花创投早期投团队,更多是对人的判断。

张嘉诚:这个是很好的问题,对投资人来讲,投资时间、投资阶段是直接决定一个项目的收益甚至说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是硬科技赛道还是其他赛道,我们一直花很多时间去探讨。过去的经验也好,教训也好,我们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基本上是分三种,一般的投硬科技还是要投颠覆性技术,相对颠覆性的技术像市面上看到的芯片,国产进口卡脖子的芯片技术,类似这种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投早,大家可以在市场上看很多明星项目,在过去大家说钱少,好项目少的情况下,还是有项目一年融四轮,产品还没出来,估值就上百亿。包括新能源汽车,车机芯片等等所谓颠覆性技术,一定要投得早。过去我们也有一些教训,你看科创板上去以后的市值都跌成什么样了,不仅是倒挂,还有腰斩,如果我们投在山顶上,绝对是非常糟糕的决定,所以类似这样的项目,我们会往前投,越早越好。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够在早期找到类似的项目?是看团队还是技术?投资机构之间大同小异,不一定谁比谁的行业研究,产业前瞻性能看得准,很多时候是要花精力沉浸在行业里,我们也借助一些集团优势,比如下沉,在赛道上找早期项目。

第二类也是我们非常明确的战略,就是有一些应用类项目,所谓的创新和硬科技,颠覆性项目是极少数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细分赛道,我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也就这些有颠覆性的,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应用层面的创新,包括上游的微创企业,这些项目我们投中后期,原因很简单,市场的验证就是王道,哪怕稍微贵一点,但是市场接受它了,我们就愿意去以相对高的价格投资,甚至进行战略投资和并购。比如说以前我们投的项目,大概的描述就是技术不错,80分,市场有个一个亿左右的销售,有一两千万的初期利润,这时候我们去帮助他,投资他,帮他做赋能,两三年内他也能形成细分领域的龙头,达到科创板的上市标准,这类项目我们是愿意往后投的。前期我们也尝试过应用类项目,比如说产业生态,会嫁接给集团的一些产业,但是这种早期项目接不住,比如说集团采购一下就是几个亿的合同,投一个早期项目,三五十人,没法对接,跟上市公司也好,产业生态也好,没法对接,所以这类应用级别的项目,微创型项目会之后去投。

第三种很明确,有点像战略投资,只要跟集团,跟生态,我们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创新消费、消费电子方面是有很深的布局,只要是这些方面,跟集团战略布局相关的企业,就不管早期还是晚期,都可以投,大到可能投一个项目会投五到十个亿,小到五百万一千万,如果我占20%的股比,做大以后可以并到某一个细分的生态里面来,我都愿意做。所以总体来讲,创新的项目我们投早期,应用的项目投中后期,跟集团协作的项目,我们都可以投,这是我们的策略。

宋萍萍:作为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如果能投到百倍回报的硬科技项目,那是一战成名,是大家追求的理想。孙焱在早期成果转化做得很出色,也请您分享一下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在早期应该具备什么样不同的特点?建立怎样的特殊投资生态?

孙焱: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其实不一定有广泛代表性,因为我们到目前为止,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是在小圈子里投资。从我们的角度,因为是投特别早期的项目,而且希望投到颠覆性的硬科技项目,就需要“看得懂”、“找得到”。“看得懂”的方面,第一是加强机构合伙人的专业背景组成,以及整个机构对技术前沿的行业研究,包括对技术创新点的深入理解上,是要下工夫的。第二是要看得懂市场应用,虽然极少数颠覆性创新项目,短时间内的产品转化是有难度的,这样的项目极少数我们也是会投的,但是大多数在投资之初,往往是已经接近产品化或者是刚刚小规模产品化,这时我们要判断它是不是有相当痛点的应用市场,应用市场天花板是不是足够高,。“找得到”的方面,前面为什么介绍我们合伙人的小圈子背景,虽然没什么新鲜的,但是这个真的很管用,我们确实是一直在这样的小圈子里深耕,比如说校友圈子,比如说围绕着名校所做的各种创投活动的圈子。举个例子,我们投的一个项目是光子计算芯片,是近期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自然》发表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我们怎么找到的呢?因为他还在MIT读博期间,文章发表之前就经常参加我们的各种小圈子活动,一旦他打算创业,就来找我们了,我们投的相当于是种子投资。去年他已经把技术和主要的创业团队,大本营挪回到国内来,回国已经获得了几轮投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为什么我们坚持在小圈子里深耕呢?因为对我们来讲能量圈有限,与其满世界撒网,不如深耕细作,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方法。

宋萍萍:谢谢孙总,下面一个问题请天风的陈总分享,最近有几个GPU的项目,成立不到一年估值就到了一百亿,所以我们看到硬科技项目备受投资者追捧,您怎么看硬科技的高峰值,在这个情况下怎么做出投资判断?

陈实:这个话题一直都很敏感,高估值就是市场对这个项目的认可,从市盈率来看,大家觉得成长性是不高的,但是在整个市场上高估值是几个方面组成,一个是对项目的看好,一个是资金推动的水涨船高的属性,一个是市场需求的蔓延,这几个加起来以后,可能导致芯片行业估值相对高位的状态。

众所周知,芯片行业目前因为地缘政治特殊性,导致了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有相对明确的国产替代,进口升级也好,有相对明确的预期,带的政策包括政府的支持,大家是相对明确的,在这个基础上,在资本推动下,芯片这个行业可能会迅速起来,市场是留白的,国外退出以后,是会留给国企这些优秀芯片企业替代窗口,所以大家对这一块肯定是会提前做市场反映,做布局。从长期来看,刚才也提到过,高科技本身属于时间和技术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并不是光靠资本就能推动的,不像商业模式的项目,像滴滴打车也好,只要有资本,只要能够覆盖更多面就能把市场垄断,就能得到垄断权和市场定价权。而芯片行业最终还是看技术积累和人员积累,所以虽然大家预期都很美好,但是是否能够落地这个事情,其实还是有一定不确定性,像当年投资这个东西,我觉得做投资的人最敬畏的是周期,周期行业里很多东西是会经历一个轮回的,在零几年的时候,大家都觉得PC时代的互联网是未来不可替代的趋势,包括搜索引擎也好,浏览器也好,交流方式也好,各种互联网公司层出不穷,但现在回头来看,剩下来的就是脸书、谷歌、苹果。芯片也是一样的,头部企业会留下来,但是是否能支撑这么高的估值,就得靠市场判断。

但是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讲,尤其像我们投中后期的,证监会最新要求IPO要锁三年,所以看一个行业理论上要看三年以后,因为现在是风口的行业,未来三年不一定是风口,未来三年能够看得准是什么,这才是考验一个投资人真正眼光的时候。所以在投的时候,你不要看现在的风口是什么,得看三年后的风口是什么。之前在16、17年的时候看新能源,那时候大家不看好,因为那时候更多是以政府支持为主,而且补贴还在逐渐下滑,还有一些车企骗补,各种负面消息,这种前提下大家不看好。到2019年寒冬的时候,蔚来找投资都找不到,现在就变成了明星投资GP了。你熬过了2019年之后再来看是明确的,新能源车是一个布局,但是新能源车的电池储能包括未来的新能源,是国家层面要干的,这是未来五到十年都是有效的投资逻辑。芯片也是一样的,但是可能会有点疑惑的地方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有些技术并不是被自己的技术更新替代掉,不是被竞争对手替代掉,有时候是被新的技术替代掉。像现在半导体行业,比如光电行业,光芯片这一块,未来说不定可能会弯道超车,包括碳基芯片,这都是有可能的,从产品本身的迭代的时间来讲,尤其是高端产品迭代时间可能会久一点,比如说五到十年,但是长线来看在慢慢布局的话,是会一步一步进行替代的。

你是投高科技硬科技,我们最怕的是新的技术出来,把旧的技术替代掉,这个前提下,你要对更新的技术,还是要有一个布局,因为我刚才说了,我们看三年是一个很保守的事情。但是企业家比我们更痛苦,因为他得看二十年三十年,他一辈子在里面,所以我们支持企业家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但是过程中要看他未来有没有可能被替代掉,比如说新的技术或者新的路径。芯片这个行业从短期来看,三到五年没有什么问题,只要高估值是头部企业,市场在这里,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在任何时点做任何投资,都是正确的,只要你方向是对的,投资不怕贵,就怕方向是错的。

宋萍萍:谢谢陈总,最近我们刚抢了一个芯片项目,是清华背景的,已经到了量产阶段,但是没有机构投资人,我就很好奇是谁来支撑他发展,他说是一个做工程老板投了五千万,现在全民芯片热,也请王总分享一下怎么看全民芯片热下的风险,有什么警示给投资人?

王少华:我自己十几年前就做过芯片,当时是05到07年,我在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归回来做芯片的创业公司里面做过芯片的研发,我知道芯片这个行业是非常苦的,做投资的朋友们都知道,芯片在三四年前是很小众的投资领域。有人开玩笑说,几年前全中国芯片领域的投资人坐在一起,都不超过两桌饭,而现在芯片行业是什么都缺,就不缺投资人。芯片很热有两个内在因素,一个是5G包括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物联网、新能源车等增量市场,对芯片需求的大幅度拉动,我们说芯片是构筑数字基础设施的“砖头和水泥”,它的需求量从全世界角度看,肯定每年都是稳定增长的。第二个因素是中国的特殊情况,目前我们芯片的国产化率只有30%,在美国卡脖子的情况下,国家提出要到2025年把芯片的国产化率提升到70%,而且很多芯片包括芯片上游的制造产能、材料设备等等,国外也不供应我们了,。就等于突然送给我们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个市场目前是“有能者得之”,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会去抓这一块的机会,最近两年我们接触到大量从硅谷还有一些大的跨国芯片公司回来的华人背景的创业团队,都跑到国内来找机会,大家都是瞄准国产替代这个市场来的。所以芯片现在很热,主要有上面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但是现在可能市场有点过于乐观,把创业公司未来可能会实现的价值,提前以一个较高的估值给出来了。以前投芯片和做芯片不是这个规律,这可能是互联网公司的打法,这种做法是不是能成,我自己心里是比较怀疑的,原来一直在投芯片的几个专业投资机构,好像也没有追逐这样的热潮,大家还是扎扎实实从技术出发,寻找好的团队去投资。所以我觉得最后还是会回归到生意的本质,这种硬科技项目,不管是芯片也好,新材料也好,生物医药也好,都有它客观的成长规律,资本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是给他提供养分的,但如果这颗树就是要十年才能长成,你给他催太多肥料,也不可能一年就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对于芯片的热潮,不管是从投资还是创业角度,大家还是要很警惕,要去寻找有底层核心技术的项目,而且尽量往早一点的阶段去投,一旦行业里面形成了共识投资,也就是大家都认为这个项目很好,去追逐这个热点的时候,机会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少了。

宋萍萍:谢谢王总非常专业的分析,因为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硬科技投资有巨大的造富效应,也有很多坑和固有风险,各位大咖在投资策略上怎么样把握机会,控制风险,请每位做一个分享。

任俊照:硬科技现在是非常好的机会点,主要是跟现在国家的经济转型有关,未来推动整个GDP的增长,推动产业竞争力,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在技术的发展或者是商业化都有路径的,如果把全社会的技术都联合起来就是一个大的产业,哪些技术是先用后用,包括落地情况都有节奏的,所以做投资要更加了解产业背后怎么在往前走,这样更容易去理解这些技术发展路径,会在什么样的技术点出发和落地,所以我觉得要掌握大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是有帮助的。从2020年开始,之前一直判断,2020年和2021年对整个社会是非常大的转折点,科技创新形成了巨大的趋势来推动社会整个产业的进步,在未来五年的过程中,数字化的进程会形成整个社会大的共识,有了数字化以后,意味着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整个社会向全面智能化迈进,所有人工智能你会发现得到全面产业落地和商业化落地,典型的就是自动驾驶,大概是在2025年会进入商业化。像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他领域也会很快被接受和应用起来。具体到特定的项目和方向的时候,对投资比较有挑战的就是你到底用什么价格投什么样的项目,因为赛道基本上都形成了,挑什么样的方向都已存在的,意味着用多少估值投什么样的项目,这个需要判断未来产业空间,如果说未来能支撑更大的空间,来对应更大市值的话,那还还是有机会的。另外,未来二级市场看企业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更有企业家精神的这些企业,无疑会被二级市场更认可,才会有更好的市盈率。从投资角度来说,要更多结合二级市场来看当下的项目。现在有些估值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我觉得还是回归到商业本质,高估值不一定是好事情,有时候市场愿意给我们已投企业更高估值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压下来,因为做成事才是最重要,估值的提升只是短暂的。所以一个平常心态,把一个事情做好,更多的是看这些企业家怎么做事,这是我的一些心得。

陈超仁:我觉得在二十多年前看计算机发展跟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你永远想不到过了二十年这个社会变成这样,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再过二十年或者五十年,一样的你会被科技的发展震撼到,所以机会非常大,但锋线上我们去两个地方看,一个是要找到源头的项目,我们要尽量去找到源头,到底是谁在创业,他们什么地方的人,从早期去投,这样能够降低高估值风险。第二是要分清楚什么是硬科技,什么是货架技术,你通过市面上买到的硬件、软件,再加上某些算法就可以做成应用了,这其实不是硬科技,但是它是可以马上分三个模式去接触的,是有变现价值的。你要分清楚什么是硬科技,什么是货架技术,货架技术的项目的估值、模型、发展的轨迹,要追随一些传统的科技项目,真正颠覆性技术是很少的,美国从六几年到现在,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不多,每个投资人能碰到真正硬科技的项目也不是很多,特别是现在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拿政府补贴,炒热点,可能是靠这个去拿投资的,你要分清楚什么是真正有用的项目,什么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只要分清楚的话,你不会投到风险很大的项目来。

王少华:我觉得投硬科技就是要想清楚硬科技企业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我们顺着规律去找一个适合这个规律的投资方法。在2018年之前,中国风投的主赛道是模式创新,互联网类项目是融资占比最多的,这种互联网类项目的规律是反指数增长,也就是项目的经营指标和估值在刚开始会长得很快,后面会进入一个瓶颈期,但是从2018年以后有一个明显的风向转换,集成电路半导体的融资额首次超过了互联网,以芯片、生物、材料为代表,它们的成长曲线跟互联网正好反过来,是一个指数型增长,从天使轮到达到成长拐点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需要经过痛苦而漫长的研发和产品定义的过程,这里有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谓成长拐点,就是导入了头部客户,过了这个拐点,经营数据和估值就会很快涨起来,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硬科技项目,估值开始成倍数增长,往往就是到了导入头部客户以及大规模量产的阶段。我们怎么样能够找到厚积“勃”发的这个增长拐点,是我们作为投资人要解决的问题。我想的是一个笨办法,就是用“孵化+投资”的模式,一个项目如果有好的技术,没有做成好产品、形成好市场,那我就在投资他之前,帮助它导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资源,比如说标志性客户、关键供应链、人才、战略等等,再就是找到一些更有产业资源的投资机构,联合他们一起去投这个项目,帮助他更快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成长拐点是我伴随着创业企业一起完成的,那么在这个点上,我就可以准确地把钱投放进去,这可能是现在投硬科技企业的一个好方法。

陈实:我们属于券商下的子公司,所以对风险这一块把握尺度更高,刚才提到了我们更多是做中后期投资,因为股权这一块理论上是非标投资,非标投资比标准投资风险高,我们用的方法,非标往标准化转,以某种指标的定义,把非标的业务看能不能用标准化的方式做一个呈现,比如企业的指标上,比如中后期企业有产品,有市场,市场是认可它的,毛利率高,说明产品有自己的定价能力。第二,这个行业本身是我们觉得三到五年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三到五年可能是未来风口期的行业,企业本身技术含量也是比较高的,不管是公司大小,发明专利是有的,越多越好,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要看企业的IP或者技术的来源情况是否有持续迭代更新的可能性,我们也会要求自己的投资人员,本身有产业的背景,否则会看不懂这个行业。我们是希望能够做成短期通过这几个标准做初步筛选,在标准化前提下做长期对企业的孵化,对科技型企业的孵化,也是给科创板的孵化,这是我们做的。

宋萍萍:陈总结合二级市场的估值来做一级市场的投资,对一级市场特别重要,避免估值泡沫化。

孙焱:主持人的问题是怎么控制风险,我觉得投资其实是质朴的,你得找到好东西,另外价格相对便宜,风险必然就小,收益的可能性就大。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刚才提炼了一下,比如说我们做到四个“心”。第一是“专心”,为了进一步专业化,包括更深入技术创新尤其是顶尖原创技术的圈子,我们要做得更专,我们要聚拢更专业的人才,所以去年我们和清华的电子系联合设立了基金,大批顶尖科学家成为我们的顾问,甚至参与我们的投决会,帮助我们进一步做专。第二是“耐心”,张总提的我很有感触,我们也希望投资一些颠覆性的项目,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项目做FPGA,今天中午有企业家吃饭的时候还说中国没有一颗这样的芯片,但是我们这个自主知识产权的FPGA去年已经获得了九千多万的收入了,这是四年前的布局。再比如,我们投的另一个项目做高性能模拟芯片,也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他们依托自研的EDA系统,已经做到去年一个多亿的销售收入,毛利率50%以上,这是六年前的布局。当然要做到有耐心,对LP的要求也高,我们去年才拿政府引导基金,此前全是用自己和朋友们私人的钱,方便我们做高投资回报的同时,不必面临太严格的回报周期压力。第三是“静心”,说到追高,我们确实有一个心态,我们不追求全天下好项目都投到,但是我们追求争取所投的项目都是好项目,我们在这样的观念基础上能做到静心,不太去追泡沫。最后,我们希望一直不忘“初心”,我们之所以坚持做天使投资,就是希望能做一个价值发现者,而不是价格追随者,如果价格很高,很多人已经非常认同了,技术也好,产业也好,它已经得到很多支持了,已经有条件对社会、对行业做出贡献了,可能我们就会往后捎一点,尽可能再去做最早期的价值发现者,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风险的控制应该会有些帮助。

张嘉诚:什么能投其实挺难总结的,但是什么不能投,作为一个机构来讲或者作为一个投资团队来讲,随着时间的积累,不难得出。一般我们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项目不能投,这个我们机构是有明确相对的标准,当然不仅仅是投资,在投后方面,包括退出方面,遇到了哪些负面的影响,这些我们是有经验的。第二,我们希望投到对整个生态上下游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会更好验证它的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同时能够更好融入到海尔和共创方的生态来,这样的项目我们是非常愿意投的。还有估值的问题,我是不惧怕高估值的,我们也投过上百亿的项目,到后期的时候,市场都是抢着要的,收益是要高过平均收益的,大项目不用怕,但是也不能投在山顶上,这是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宋萍萍: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我听起来觉得意犹未尽,也谢谢台下嘉宾的聆听,会后可以深度交流,谢谢。


猜你喜欢
原创

避免卡脖子,硬科技如何“逆境”突围?

硬科技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01-19

原创

存活率97%!这所大学,撑起中国硬科技版图

硬科技

最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 周年校庆,一大波创业者、投资者在朋友圈祝母校生日快乐,社会这才发现,...

2022-11-06

原创

“2021年度中国硬科技领域最佳投资机构”榜单重磅发布

硬科技

硬科技正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风口。

2022-05-27

原创

咬定“硬科技”不放松,新上海科创集团“再磨剑”

硬科技

2021年12月23日,上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集聚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将上海两大国有创投企业——上海...

2022-01-14

空天信息五大能力驱动应用新发展,中科星图亮相无锡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

创新创业中科星图

12月26日,无锡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协会学会领导、知名高校负责人、业...

2024-12-28

佑驾创新上市首日涨幅10.47% 四维图新持股8.17%

上市公司佑驾创新

12月27日,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佑驾创新在港交所上市。

2024-12-28

中科绿云(广东)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助力城市智慧能源创新变革

创新创业中科绿云(广东)

近日,在能源管理领域备受瞩目的中科绿云(广东)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顺利完成天使轮融资,此轮融资由...

2024-12-28

莲花控股算力业务再签5.55亿大单 第二增长曲线成效显著

上市公司莲花控股

12月27日晚间,莲花控股(600186.SH)披露《关于控股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的公告》。

2024-12-28

纳芯微创新引领,Q3营收同比增长87%打造稳健增长态势

芯片纳芯微

作为国内领先的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一直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起涵盖信号链、电源...

2024-12-27

把握核心资产,中证A500指数基金投资时机分析

金融科技民生加银

据了解,2024年指数基金总规模达到5.45万亿元,增长势头不容小觑。

2024-12-27

追光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追光科技

追光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2024-12-27

恩力动力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恩力动力

恩力动力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2024-12-27

原创

“投资家网·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峰会投资家网·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

2024年12月27日,由投资家网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年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2024-12-27

原创

“投资家网·2024股权投资年度榜单”重磅发布

投资家网·2024股权投资年度榜单

2024年,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改革与调整之年。

2024-12-27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沙特天空塔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带领中国氢能独角兽扎根沙特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挑战奔驰的明星车企,突然“翻车”了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深圳天使母基金姚小雄:将来股权投资行业竞争是服务能力的竞争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避免卡脖子,硬科技如何“逆境”突围?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VC/PE眼中的“专精特新”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即将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即将启幕

2024年的一级市场,“耐心”是最高命题,也引发了持续全年的讨论。

不响不辍|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沪召开

不响不辍|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沪召开

5月8-10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的“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外滩W酒店盛大召开。

2024汽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在常州成功召开

2024汽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在常州成功召开

4月12日,2024汽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在常州经开区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