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被“错估”的贝壳,中国房地产第三次转型下的破局术

2021-08-13 23:57:56   来源:  作者: 

摘要:中国房地产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之中,既然是转型势必就会存在阵痛,中短期不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已成必然。

中国房地产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之中,既然是转型势必就会存在阵痛,中短期不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已成必然。

 

然而,在房地产相关企业业绩尚未受影响的情况下,悲观的情绪却早已传导至股价上,尤其是最近两个月相关个股遭到重挫。贝壳(NYSE:BEKE)在房地产中介行业拥有绝对的龙头地位,其刚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也颇为亮眼,但即使如此股价也在7月份惨遭腰斩。

 

目前在贝壳这只股票身上已经看不到理性,所能看到的就只剩下恐惧。

 

正如种子大多萌发在黑暗中,大的投资机会也往往是从危机开始的。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其核心根本是希望房屋回归的本源,而并非对于行业从业者的打压。在的问题上,目前中国市场依然存在极大的服务缺口,这正是其中存在的机会。

 

长期来看,楼市发展的走向必将更加健康,更加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那些能够准确掌握政策,提前进行布局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就房地产服务业而言,整个行业都急需一场价值重塑。这个行业未来的焦点不再是交易,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这也正是贝壳一直努力的方向。

 

从贝壳刚发布的季度财报看,公司的业绩依然稳健。除传统优势业务外,以服务为主的创新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有望帮助贝壳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房地产行业不会消失,人们住房问题也始终都在,准确切换价值赛道的贝壳价值并没有得到市场的正确认可。

 

可以说这是贝壳上市以来最大的危机,但同时也意味着这是贝壳股价最具有弹性的时刻。究竟贝壳的财报该如何解读呢?未来的投资看点又在哪里呢?

 

01.中国房地产的第三次转型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第三次转型之中,密集的政策调控成为主旋律。

 

1949年算起,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走过72年历史。回溯过往,房地产这一国民支柱产业曾发生过两大大的产业转折。

 

1978年之前,我国的住房制度主要以福利分房制主导,房屋建造、验收、分配全部由国家与单位决定。在当时,房屋数量有限,而全国人口又不断增长,少量的住房与大量的人口成为主要矛盾,导致人均住房面积一度不足4平方米。

 

随着改革的进行,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萌芽期,开启了第一次转型之路。虽然当时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福利分房制度,但逐渐推进的市场化改革让更多购房形式接踵出现。集体住房、个人自建、商品房开发,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真正的百花齐放。至1998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提升至9平方米,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1999年至2018年,中国地产业迎来第二次转型,由公有制住房体系过渡至市场化住房体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房落地,整个市场的热度被炒高。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中国开启一揽子刺激政策,这激活了中国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房价不断攀升的过程中,买房已然跟理财画上了等号。

 

回过头看,中国房地产的黄金20中,整个行业发展的过快,20年间商品住宅销售额累计112万亿,人均住房面积比1978年的十倍还多,住房存量面积超过350亿平方米。

 

经过第二次转型后,我国住房面积告别短缺,实现了住房的基本平衡。

 

但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发展导致泡沫逐渐形成,尤其是不断上涨的房价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接受能力,同时累计增加的杠杆也在透支着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这一阶段,脱离需求层的房价成为这个行业的最大问题。

 

鉴于此,全国从2019年开始加强对房产行业的管控,这也是中国房地产业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转型,并有可能长期延续。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的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包括限贷、限价、限购、贷款审批周期加长和贷款利率提高等控价措施成为常态。

 1.png

 

从结果看,这些管控措施有效抑制了各市房价的上涨,从而让整个市场重回的本性。

 

第一次房产转型建立了从福利房到商品房的通道,第二次房产转型成功打造了自由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房产转型则让这个过热的行业不再喧嚣,回归本质。

 

纵向来看,对于房产行业的监管并非为了毁掉这个行业,而是让非理性的增长重回理性。虽然政策监管大幅抑制了行业总量的增长,但全国2.38亿套房屋的总量其实已经足够大了,百姓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房价,而不是天上的房价。

 

 2.png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三个转变:其一市场的重心会由转向;其二市场的构成由交易转向服务;消费者的需求由买到房转向住的好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的第三次转型毁灭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价值,但其实它也激活了房地产服务的新需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02.贝壳破局术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没有人能够逆势而为,胜者只不过提前适应了时代。

 

811日,新居住服务商贝壳发布了2021Q2财报。财报显示,贝壳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49亿元 ,同比增长64.6%;调整后净利润为31.40亿元,同比增长68.7%。从数据上看,贝壳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可圈可点,并没有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

 

 3.png

按理说,贝壳这样的数据已经足够让投资者侧目,但却由于偏差的对比维度,导致贝壳的价值被错估。

 

部分投资者抛弃贝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今年Q2季度业绩出现大幅放缓,具体而言,公司Q2总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20%,远低于上半年整体的64.6%;净利润11.16亿元,较去年的28.39亿元大幅下滑。

 

从数据看,这妥妥的业绩未达预期呀,然而这实则确实由认知偏差所导致的错觉。突发的疫情让房屋交易一度在去年Q1被冻结,这就导致部分的交易被递延到Q2。因为疫情,无论是去年的Q1数据还是Q2数据都存在失真的情况,因此用整个上半年的数据做对比才比较真实。

 

片面的数据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以这个结论做出的判断,自然也就显得过于冲动。

 

从总交易额(简称GTV)分析,上半年贝壳总GTV2.29万亿元,同比增长72.3%。其中,存量房业务GTV1.33万亿元,同比增长70.1%;新房业务GTV8417亿元,同比增长70.7%;贝壳新兴及其他业务GTV突破1233亿元,同比增长116.9%

 

传统存量房业务和新房业务依然保持稳增长,更难能可贵的则是新兴业务的爆发。在Q2季度,贝壳与圣都家装签署合作协议,加速家装业务的发展;同时公司家居服务平台被窝家装推出 Home SaaS 1.0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家装服务端到端的标准化和数字化。

 

与业绩相比,贝壳更关注服务价值。Q2季度,经纪人数量为54.8万人,同比增长20%,在经历传统招聘旺季的人员扩增后,平台经纪人得以有效留存。得益于此,上半年非链家门店经纪人流失率较2019年上半年的9.6%已经大幅下降至8.1%。经纪人守规感知度的比例较2020年底提升了12%

 

 4.png

 

贝壳Q2电话会议中,按董事长兼CEO彭永东所说:未来将利用高服务质量、人才优势、技术资源来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将成为民生领域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方面,消费者对美好居住的向往和需求将长期存在。现阶段,这个行业仍然相对低效,用户满意度低,标准化、数字化、线上化程度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电话会上,彭永东还围绕“市场周期”问题做了四点分享:第一,房地产市场拥有稳定、健康的正常交易量基准线,大部分时候围绕基准线上下小幅波动,健康稳定增长。第二,市场政策调控,目标是回归健康、稳定的交易。第三,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市场整体交易量的基准线也在提升,同时,市场能容纳的交易量波动幅度、而不带来巨大房价上涨的能力也在提升。第四,市场波动帮助企业重新思考自身存在价值。

 

行业剧变已经引发一场大洗牌,面对危机只有率先适应新规则的玩家才能胜出。在市场新的需求面前,贝壳早已率先做出改变,没有消极的抵触风险,而是积极的拥抱变化。

 

目前贝壳的主要营收虽然依然建立在交易规模之上,但它的价值主线实则已经发生迁移。贝壳不再仅仅是一家房地产交易的平台,而是真正帮助消费者解决这个大问题的生态系统。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同样的,对于房屋中介而言,核心价值不是仅仅是促进交易,更应该帮助用户解决住的问题。

 

弱化交易属性,专注构建生态,这正是贝壳行业变革中的破局术。尽管被市场错估,但贝壳的战略已然走到了行业前列。

 

03.错估只会创造机会

 

投资中的最大误解在于趋势二字,大多数投资者亏钱皆因过于迷信这两个字。

 

如今房地产行业负面消息频传,这也导致相关企业投资者的恐慌。无论是地产服务,还是定制家居,无一不被地产开发商们的股价暴跌拉下马。市场恐慌地产周边公司会跟随地产开发商一切陪葬,但显然房子建的少了,但人们对于房屋的需求仍在。

 

尤其是像贝壳这样提前针对行业变化有所行动的抢跑者,行业的调控对其影响其实要比投资者想象中要小得多。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已澄清,目前未收到关于限制住房交易佣金费率的信息,预期下半年存量房交易费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当看空者散布着空头言论,恐慌者悲观的跟随抛售,造成贝壳股价严重低估,但实际上贝壳早已开始转型,甚至已经孵化出赋能消费者需求的生态体系。

 

当行业趋稳,市场回暖,投资者开始发现贝壳的真实价值,那么纠偏的动作可能让贝壳再次成为市场的宠儿。基于片面分析的结论显然站不住脚,对于贝壳的错估很难长时间持续。

 

也就是说目前贝壳有多被低估,那么他未来就有多大的潜力。对企业的错估并不会伤害到公司,而只会创造更好的投资机会。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不是情绪,而是价值。

 

日本知名投行野村证券对贝壳同样看好。就在财报发布第二天,野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再次维持贝壳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9.27美元,较当日股价有98%的上行空间。野村证券分析师表示,对贝壳长期业绩增长充满信心。野村证券看好贝壳新房业务的发展前景,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新房去化率由75%下降至65%,这将促使开发商更加依赖外部去化渠道,新房业务或将成为贝壳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投资最难的就是准确读懂一家公司,很多时候,因为市场的负面消息,我们往往会放大对于优质公司的恐惧,但同时也给聪明投资者创造了低价布局的机会。正如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所言:短期而言股市是投票器,长期而言股市是称重机

猜你喜欢
原创

房地产“至暗时刻”已过,贝壳何以穿越周期?

贝壳

2021年北京的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常都要更早一些,但比寒冷天气更冷的则是曾经红火的楼市。

2021-11-15

原创

Q3业绩超预期背后,贝壳进入增长“快车道”

贝壳

作为今年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贝壳仍然延续着自己的高增长。

2020-11-20

广聚英才,2024年芜湖鸠兹科创湾全球合伙人招募正式启动!

招募芜湖鸠兹

2024年芜湖鸠兹科创湾全球合伙人招募公告

2024-11-22

原创

巨亏超152亿,蔚来刺痛了多少中产玩家!

蔚来汽车新能源汽车

市值蒸发超780亿,蔚来“乐道”之后再出王炸?

2024-11-22

原创

热搜第一!知名老牌国货翻车了?

消费百雀羚

知名国货被曝“涉嫌添加禁用原料”?刚刚,百雀羚回应了

2024-11-22

开迈斯联合中国充电联盟发布全国首个充电验证项目

新能源开迈斯

2024年11月20-22日,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开迈斯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应...

2024-11-22

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举行,腾讯郭凯天:多方共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文化传媒腾讯集团

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1.96亿,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2024-11-22

国际战略研究专家华国中,获得“和平使者”荣誉称号

人物华国中

据相关媒体综合报道:近日,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研究专家。

2024-11-22

麦当劳和支付宝力推 “碰一下点餐”,还送超值点餐礼包

支付宝金融科技

“麦当劳居然可以‘碰一下’点餐了!”近日,有用户在麦当劳就餐时,发现门店的餐桌上张贴了新的点餐智能贴...

2024-11-22

光伏赛道黑马本色凸显,中环新能源N型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持续突破

新能源中环新能源

11月17日至2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4-11-22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沙特天空塔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带领中国氢能独角兽扎根沙特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挑战奔驰的明星车企,突然“翻车”了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深圳天使母基金姚小雄:将来股权投资行业竞争是服务能力的竞争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避免卡脖子,硬科技如何“逆境”突围?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VC/PE眼中的“专精特新”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即将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即将启幕

2024年的一级市场,“耐心”是最高命题,也引发了持续全年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