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新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樾生物”)近期宣布已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作为老股东同创伟业本轮继续加码。
此次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加快DEL3.0(DEL+AI)技术平台建设与新药管线的布局开发,满足肿瘤免疫等领域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实现“以特色技术赋能新药开发、做百姓用得起的好药”之愿景。
去年7月份新樾生物完成由同创伟业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同创伟业长期聚焦科技前沿创新,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同创伟业认为新樾生物研发团队厚积薄发,打造出全球领先的DEL3.0技术平台,基于该平台技术,期望后续能够和国内外药企合作,从深圳出发,服务全球新药事业。
新樾生物于2021年4月成立,是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孵化的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新樾生物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EL3.0技术平台和独有的活细胞筛选技术,针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专注于FIC创新药发现、研发和产业化,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领先、特色鲜明的生物技术公司。创新药产业链最核心的技术环节是新药发现,新药开发费用大约三分之一是用于新药发现和临床前阶段,历时五到六年。新药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从发现新分子实体到创新药上市的整个过程,需要合成、测试大量化合物,新的技术工具成为改变当前新药开发现状的关键因素。DNA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Library,DEL)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结合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优点,高效找到与目标蛋白高亲和力的小分子,能够大幅提高药物研发成功概率、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新樾生物开发的DEL 2.0技术可运用于基于活细胞的筛选,相较上一代技术的生化模型,DEL2.0技术的筛选无需靶蛋白的表达纯化且更接近体内真实环境,拓展了可供筛选的靶点范围,同时提高了新药筛选的成功率。伴随着药物研发数据的累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AI)的快速发展,AI在新药发现的应用日益增多,优势也得到突出体现。新樾生物的DEL3.0技术平台将DEL和AI有效结合,实现互补,既可以解决DNA编码数据库构建质量不高的问题,也可以解决AI技术缺乏高质量大数据的难题,构建起可快速更新迭代的AI模型,显著加快新药开发进程。DEL3.0平台概念性验证工作已经完成,成果已形成论文并被高水平SCI期刊接收。成立一年多的时间,新樾生物与暨南大学丁克教授团队联合开发新一代靶向抗肿瘤药物,并和礼达先导、南京晶准达成新药开发合作,针对新型靶点开发肿瘤免疫治疗药物。DEL3.0已筛选与待筛选靶点数量达到40个左右,储备了极其丰富的管线,部分项目数据喜人,商业前景广阔。新樾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何询表示:“感谢本轮投资人对新樾生物的支持和信任,这是对新樾生物DEL3.0技术平台及管线布局的充分认可。DEL+AI非常可能成为小分子新药发现领域主流的筛选方法,公司将持续完善DEL3.0技术平台,开拓DEL+PROTAC、DEL+别构位点药物开发等DEL+X新组合场景应用领域,推进在研管线,积极和国内外顶尖药企、机构进行长期合作,用差异化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企业,我们将在此次融资的支持下,继续扩大研发团队、深化DEL3.0技术挖掘,布局、推进项目管线,实现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