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

关于火箭回收,国内或许有更大想象空间?

2023-10-07 16:02:12   来源:中国高新网  作者: 

摘要:关于“可回收火箭”,虽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却是个持续上新的热门话题。

关于“可回收火箭”,虽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却是个持续上新的热门话题。

近日,美国火箭公司——斯托克航天首次开展二级原型机着陆测试,在15秒的测试飞行中,火箭二级原型机上升到了大约9米的高度,然后稳定着陆。

image.png

斯托克航天首次开展二级原型机着陆测试现场

(图片来源于斯托克航天官方)

 该公司表示,本次试验证明了其在开发稳定、快速可复用火箭方面技术的合理性,向开发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国内外航天界各类火箭花式回收大法,乍一看确实令人眼花缭乱。在“通天”赛事中,各路英雄好汉摩拳擦掌,各显神通。透过这番热闹景象,有必要回归火箭回收的本质,理一理当下进度条,看看国内在可回收火箭方面有怎样的期待空间。

   回收的尽头一定是发射降本增效

在星际航行的初始试验阶段,飞行次数比较少,一次性的火箭这样做还可以,但是对于未来的频繁的发射来说,这就是浪费,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把空的运载火箭收回来。”早在1962年,钱学森撰写的《星际航行概论》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运载火箭回收的设想。

 火箭回收花样很多,但无论是整体回收,还是部分回收(火箭一级、助推器等),其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将一次性“奢侈品”进行循环利用,不断降低发射成本。

 近十年来,火箭回收的大舞台上,最活跃、最耀眼的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莫属。虽然不是火箭回收的开创者,但SpaceX的确用实际行动将技术逐渐成熟化和市场化。

 自2015年12月、2016年4月,猎鹰9号一级火箭分别实现全球首次轨道发射火箭陆地回收和首次海上回收以来,SpaceX研制的猎鹰运载火箭已经实现常态化可重复使用。

 就在北京时间9月24日,SpaceX公司使用一枚17手猎鹰九号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第108批星链卫星,这也是该公司第二次使用17手火箭。

 

image.png

9月24日SpaceX公司使用17手猎鹰九号火箭发射星链卫星现场

(图片来源于SpaceX官方)

 虽然火箭发射具体价格一般不对外公布,但从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之前在一些公开场合的说法来判断,猎鹰9号回收能够节约大概70%的成本。

 近年来,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都纷纷抢滩可回收火箭领域。火箭回收技术成为航天大国激烈角逐的前沿阵地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成本压缩空间。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如果宣称掌握了火箭回收技术,但并没有体现在发射价格的优势方面,那意味着并没有达到回收的真正目的。

 垂直回收”是主流姿势

 纵观国内外,目前火箭回收的主流方式有三种,分别为伞降回收、垂直回收、带翼飞回。不同的回收方式具有不同特点,也意味着不同的“打怪升级”难度。

 降落伞垂直下降,即在火箭分离后先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接着在低空采用降落伞减速,最后打开气囊或用缓冲发动机着陆。比如,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的火神火箭,其一级发动机结束工作完成级间分离后,使用降落伞进行减速,由直升机在空中实现回收。

 垂直回收是通过重启一级火箭发动机以减速并调整至指定地点的回收方式。如猎鹰9号运载火箭回收时,在该火箭一级火箭分离后,通过姿态控制系统使一级火箭倒转,随后重启发动机以反推火箭进入预定返回轨道,进入大气层后通过栅格舵进行减速,最后阶段再次重启发动机实现垂直着陆。

带翼飞回,即箭体采用翼式飞行体,在变轨制动后,火箭像飞机一样水平降落返回地面,但基本上仍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

 对比而言,伞降回收难以控制着陆点,火箭落地后发动机也随之报废,与真正意义上的“回收利用”不是一个概念。

 垂直回收可实现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核心部件回收,商业应用价值最高,但同时需要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比如返回最优制导及落点精度控制,大气层高效减速及姿态控制,发动机推力可调,高效着陆缓冲装置等。

 国内火箭回收或许有更大想象空间

 对于国内蓬勃发展的民营商业火箭公司来说,可回收火箭的理念,几乎被牢牢刻在了基因里,并且在实践层面上也比较活跃。

 2019年8月,翎客航天进行了公里级可回收火箭RLV-T5第3次发射及垂直回收试验,这也是我国民营火箭首次成功进行的低空飞行回收试验。

 2022年6月,深蓝航天“星云-M”1号缩比试验箭完成了1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火箭最后降落至着陆场“靶心”位置不足0.5米的点位。

 ……

 探索的勇气值得敬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距离真正意义的垂直起降回收试验都还有一定差异,起码尚未实现全尺寸火箭的垂直起飞和降落。

 基于当下国内民营火箭情况分析,接下来非常值得期待的是星际荣耀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双曲线二号。

 说起具体期待点,必然绕不开该火箭的“推进剂”,也就是燃料——液氧甲烷。

 双曲线二号火箭一、二级都采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焦点一号”15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液体火箭发动机,一子级具有垂直着陆回收功能,可重复使用20次以上。

 在一众低温推进剂中,液氧甲烷因其比冲高、成本较低、清洁环保、维护使用方便等优点,适合发动机大规模生产和重复发射。同时,甲烷本身也便于在太空中长期贮存,亦具备火星等外星球原位生产的可能。正因为这些独特优势,目前,液氧甲烷正在成为各国研究新一代可回收火箭动力系统的主流选择,代表了航天主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欧洲的普罗米修斯液氧甲烷发动机已经被纳入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FLPP),瞄准2030年左右的发射市场,为欧洲运载器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俄罗斯正在研究200吨级推力的RD-0162液氧甲烷发动机,计划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

 2023年7月12日,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发射成功,成为世界首款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蓝箭此前透露,可回收火箭项目已经列上了日程,预计在2025年前后开始验证。

 而据星际荣耀此前公开信息,双曲线二号已完成动力系统试车及全箭出厂测试等工作。从该公司4月份成功发射双曲线一号遥六的节奏判断,预计双曲线二号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指日可待。

image.png

双曲线二号发动机试车测试现场

(图片来源于星际荣耀官方)

 如果在不远的未来,双曲线二号火箭垂直起降试验取得成功,必将具有重大突破意义。它将是我国首个、全球除SpaceX的“星舰”外第二个以液氧甲烷为燃料的全尺寸火箭子级回收试验取得成功。该飞行试验的成功能够验证多项回收火箭的关键技术,证明中国航天成功攻克了可回收火箭的主要技术难关,距离航天强国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AI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创新,今年以来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28.6万家

天眼查智能+

近期,各大高校纷纷利用AI大模型推动教学创新。

3天前

云南咖啡产业获多项资金扶持,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超23.5万家

创新创业天眼查

云南省近日出台政策,为咖啡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该政策面向从事咖啡种植、生产加工及标志管理的企业、合作社...

3天前

首批纯电乘用车能效测评结果出炉,国内现存电动车相关企业超175.4万家

新能源天眼查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内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测评结果。

3天前

康养旅居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全国现存康养相关企业超7.4万家

创新创业天眼查

康养旅居产业正蓬勃发展,各地依托自然资源打造特色康养产品。

3天前

院士助力江津柑橘产业升级,全国现存柑橘相关企业超2.5万家

创新创业天眼查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率团队赴重庆江津区,实地考察柑橘产业,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3天前

农业农村部:撤销313个“仿种子”,我国现存种子相关企业超过202.8万家

创新创业天眼查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公告,推出特色品种1254个,同时撤销“仿种子”问题品...

3天前

适老化列车试运行,我国存在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超36.7万家

创新创业天眼查

4月9日,“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适老化列车从郑州站启程,前往三门峡站进行试运行。

3天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农业科技相关企业已超149万家

创新创业天眼查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

3天前

一季度通信设备等零售大幅增长,全国手机相关企业超124.3万家

大消费天眼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品市场迎来强劲增长。

3天前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在北京举行,我国现存超86万家机器人厂商

天眼查智能+

4月13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在北京亦庄举行。

3天前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分化浪潮中的坚守与突破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即将启幕

在时代的浩渺长河中,“分化”宛如一条隐匿的脉络,贯穿于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迁。从生命的进化到文明的演...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将盛大启幕

第二届中匈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商业投资峰会于2025年4月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盛大启幕。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雕刻耐心|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投资年会”作为私募股权行业的年度盛会,已成功举办了18届,吸引了全国VC/PE领域从业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