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名鉴置业有限公司(原邹城市名鉴房地产开发公司)近日发布声明,披露了其长达十年的维权历程及公司所遭遇的冤假错案。
北京名鉴置业有限公司(原邹城市名鉴房地产开发公司)近日发布声明,披露了其长达十年的维权历程及公司所遭遇的冤假错案。在党和国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名鉴置业却因一起涉嫌被幕后势力操控的冤假错案,持续遭受打击报复,至今被迫停业,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5亿元。
根据名鉴置业提供的资料,这起冤假错案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名鉴置业开发的邹城市名鉴金地小区项目,承包方江苏南通海洲公司在工程逾期两年,在名鉴置业足额支付工程款的情况下,在欠名鉴置业借款本息1560万元的情况下,海洲公司于2014年9月10日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捏造案件事实等手段向济宁仲裁委提起了一起虚假诉讼案,仲裁委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于2018年3月21日枉法作出济仲裁字(2014)第403号裁决。名鉴置业于3月23日向济宁中院申请撤裁。2019年5月7日济宁中院枉法作出(2018)鲁08民特17号裁定,驳回撤裁请求。法院不仅未纠正这一错误,反而包庇了仲裁委的违法行为,继续作出不公正裁定。
据名鉴置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件的处理过程存在严重的司法不公,包括仲裁委办案人员
采信伪证、隐匿替换证据、违法鉴定、超裁等违法行为;中院法官在向上级法院报核时漏报撤裁事由11项(共12项),瞒报全部庭审证据,伪造庭审笔录,在裁定中违背最高法《复函》意见擅自增加仲裁员回避和代理律师两项裁定事项等违法行为。此外,因该案引发的济宁、邹城法院在海洲公司未提供任何担保资产的情况下,2014年违法、超标的查封、冻结名鉴置业资产1.34亿元(裁决金额2900万元)长达8年,至今公司仍有近5000万元资产未能解封。
在维权过程中,名鉴置业向国家信访局及有关机关进行实名举报。国家信访局自2020年以来就该信访案共向济宁转件396起,先后多次进行了督办、督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李干杰以及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等领导对该案件高度重视,先后作出批示;2022年以来时任济宁市政法委书记张国洲共五次约名鉴置业见面沟通,成立调查组,并明确表示403号仲裁案存在问题,要求名鉴置业将所有案件的证据材料及案件卷宗资料提交给了政法委调查组。经过调查组对403号仲裁案和17号撤裁案的调查,济宁中院最终于2023年10月23日依据《民诉法》264条第6项作出623号之十六裁定,终结了案件执行。至此,我公司遭受十年的冤假错案得以解决。但幕后势力为了打击报复名鉴置业,中院执行局对应依法予以解封的5000余万元的查封、冻结资产不予解封。
2024年时任济宁市委书记、市政法委书记相继调离济宁后,主持公平和正义领导的走了,幕后势力及保护伞便更加疯狂的对名鉴置业进行打击报复:(1)中院执行局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于2024年8月11日违法作出执恢97号《执行通知》恢复案件执行,该恢复执行不符合《民诉法》解释规定终结执行可予恢复执行的两类情形;(2)名鉴置业针对恢复执行提出异议申请,执行局2025年2月8日作出(2025)鲁08执异11号《执行裁定书》驳回异议申请,其程序违法:一是法院送达平台显示,该案立案时间为2025年2月7日,裁定送达时间为2月8日,出现了“一天速裁”的情形, 期间既没有下达立案通知书,也没有告知承办法官姓名;(3)执行局冻结名鉴置业账户资金500余万元到期后,在未向我公司送达续冻《执行裁定》的情况下,于2024年9月23日在银行违法续冻我公司账户资金500余万元。
采访中名鉴置业负责人透露,除了在司法案件中遭受不公正裁判,公司还面临来自地方的各种打击报复。例如:(1)2013年12月名鉴置业开发的邹城市政府前商业项目在各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被住建和人防部门违法终止,至今11年未能开工,造成损失近4亿元。曾有多人以该商业项目为要挟,逼迫名鉴置业在案件维权中屈服,更甚至有济宁信访部门某领导曾上门进行恐吓威胁说:“你政府前面的项目和这个案子是有关联的,你的案子解决不了,政府前的项目也做不了”;(2)对名鉴置业法定代表人入股的企业进行打击报复,将该企业开发的旅游景区项目停止至今;(3)指使黑恶势力对名鉴置业进行敲诈勒索。采取焊门、锁门、恐吓威胁、断水断电等软暴力行为,霸占名鉴置业金地小区商业、会所、配套公建约5000平米房屋9年,造成损失6000余万元;(4)指使邹城不动产登记中心,对依法变更后的,经过三级法院判决确定的金地小区7#、10#楼1844㎡的配套公建房屋强行划归为物业用房,给名鉴置业造成2000余万元的损失。
据悉,2020年以来国家信访局对该信访案进行了三次督办,济宁政法委2022年8月介入并成立调查组,2023年10月中院作出(2023)鲁08执623号之十六裁定,终结了该案执行。但济宁信访部门在未向名鉴置业下达《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的情况下,于2024年4月向国家信访局报送了调查报告,该报告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对抗调查,欺骗组织,一是隐瞒了2022年以来政法委调查处理的意见;二是按照《信访条例》规定:“涉法涉诉检举类信访案件应转送同级政法或纪监部门依法处理,不得将检举材料及情况透漏或转给被检举人或单位”。但该报告调查意见却是由被检举单位作出的,报告中载明参与调查处理的人员基本都是被举报的人员;三是报告中的调查情况部分全是捏造的,以名鉴置业电话录音为证。名鉴置业还指出,其幕后势力和保护伞通过各种手段,操控案件调查,造成了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案件的公平公正处理。
名鉴置业坚称,在遭遇如此重重困境的情况下,公司始终未能获得公正的法律处理,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边缘。名鉴置业负责人表示,十多年来,他们多次向各级各部门进行申诉,然而迟迟未能得到有效回应。相关部门的督查和调查也因幕后势力的存在而陷入僵局。
企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恶劣
名鉴置业对外表示,该案件不仅导致企业遭受巨额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地方的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企业本应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作出贡献,却因这一冤假错案被拖入长期的维权漩涡,影响深远。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何生存?”名鉴置业负责人无奈表示。公司曾为地方经济贡献过巨大力量,但如今却在维权中遇到重重困难,民营企业的处境令人堪忧。
据了解,名鉴置业目前仍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并希望通过合法途径得到一个公正公正的处理结果。公司表示,将继续坚守维权道路,并呼吁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此案,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名鉴置业表示,将在保障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寻求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推动案件依法得到解决,为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争取更多的公正和机会。
在党和国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理应享有平等、公正的法治环境,然而名鉴置业遭遇的冤假错案以及背后的幕后势力和保护伞,暴露了地方治理中的严重问题。该案的最终解决不仅关乎名鉴置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司法公正、营商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法治进步。如何平衡地方权力与公正司法,如何有效打击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零售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打造创新体验,提升消费活力,更好服务消费...
近日,腾讯云宣布与新加坡流媒体服务提供商BeLive Technology(下称BeLive)进一步...
如今,喝酒、蹦迪、健身房已经成为年轻人最爱的三大解压方式。当“上班如上坟,下班如野马”成为常态,人们...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