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澎湃新闻主办的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访谈节目中,知名打假人王海披露行业监管新动向:
【权威聚焦】在澎湃新闻主办的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访谈节目中,知名打假人王海披露行业监管新动向:近年来,打击非法添加已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值得警惕的是,当前违法添加物呈现升级换代趋势,新型合成物质正以科技化、隐蔽化特征渗透消费市场,甚至形成全链条产业化的新型制假模式。
“网络直播带货伴随新生营销模式滋生出新型问题”,王海指出,以直播间热销的“减肥果冻”类产品为例,带货主播因专业素养不足,常出现五分钟内无序跳转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跨品类商品链接的混乱场景,致使大量问题产品乘监管盲区流入市场。
据其团队统计,近三年重点查办的1700余起非法添加案件中,以减肥通便产品为例,违法手段已从添加西布曲明、比沙可叮、酚酞、蒽醌等泻药成分,逐渐转向使用“小粉丸”“魔法豆”等案件中出现的新型违禁成分。典型案例显示:标榜“健康新国货”的苏晴子“嗖嗖啦”果冻被检出双丙酚汀成分(其药理强度是酚酞的数十倍);宣称“天然植物萃取”的姿美堂益生菌清润果冻,实际暗含番泻苷A、B及新和成泻药4-氯双丙酚汀;东方甄选热销的TiQ天其西梅汁在“100%天然”宣传包装下,违法添加未标注的番泻叶成分;而知名品牌碧生源旗下酵素果冻则被检测出芦荟大黄素等强效泻剂。
值得注意的是,从三无微商产品到网红品牌再到上市企业均存在违法添加现象,王海强调,新型非法添加物质因未纳入常规的现行国家检测标准,即使开展数百项筛查仍难以有效识别。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选购时应对宣称“速效““天然健康“等网红产品保持警惕。目前相关案例已引起市场监管总局关注,新一轮专项整治行动正在酝酿中。
4月11日,社区生鲜专业连锁品牌钱大妈以“万物生长——脚踏食地,行至千里”为主题,在广州逸林酒店国际...
五粮液“和美全球行”版图再扩张,继今年9月走进欧洲后,当地时间11月10日-12日,五粮液“和美全球...
京东11.11正在火热进行中,消费者每天可领60元额外补贴,还有全场直降、超级惊喜红包等多重福利加码...
上海,2024年11月8日—— 今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普华永道发布企业生成式AI应用加...
10月16日,微众银行与中交(厦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中交电商”)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睿健医药B+轮再获超2亿,帕金森细胞疗法冲刺中美临床
瀚天天成A股折戟转战港股,获工银投资10亿元注资加码碳化硅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