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摘要:他的故事,比任何商战小说都更热血。
他的故事,比任何商战小说都更热血。 近日,港交所官网再次被一则消息点燃:成立16年、累计融资近40亿元的上海独角兽企业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泰车联网)在中金、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五家顶级投行的联席保荐下,二次递表冲击港股IPO。 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智能座舱供应商,其创始人应臻恺(应宜伦)背景身份特殊。被誉为“汽车界乔布斯”的他,只有高中学历,却敢两次退学,靠摄影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又在广告行业巅峰期突然转行,杀入车联网赛道。 尽管该公司尚未盈利,但凭借其国内少有的智能座舱闭环生态,吸引了小米、平安、东风、一汽等巨头争相押注,让资本甘愿为其“战略性亏损”买单,累计融资40亿元。 当博泰2022年首次尝试A股折戟时,嗅到了注册制收紧风向,果断调转船头驶向港股,却在2024年6月首次递表后遭遇上市材料失效的尴尬。幸运的是,时隔9个月后,这个曾被贴上“不务正业”标签的男人,终于又可以带着自己的博泰车联网,站到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成为那个中国最酷的高中生。 一 为什么一个“高中生”能让巨头押注? 当小米、东风、中国平安等产业巨头,将数十亿资金砸向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创业者时,市场或许会问:应臻恺究竟凭什么? 他的故事,还要从高中时期说起。当同龄人还在为考大学挤破头时,高中毕业的应宜伦,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两次大学退学,带着一台相机闯荡上海滩。 摄影师的身份,让他攒下人生第一桶金,但命运的齿轮在2001年悄然转动。他借来6万元创办广告公司,从奔驰、奥迪到上汽大众,短短两年便拿下多家车企的营销订单。正是这段与汽车行业深度绑定的经历,埋下了他日后颠覆行业的伏笔。 2003年,上汽大众的一纸合同让他成为车企营销圈的红人,但真正改变轨迹的是在2009年。广告行业出身的他,敏锐捕捉到汽车智能化的暗流,汽车不联网,就像手机不能上网。这一判断,最终促使他押上全部身家,卖掉多处房产,借遍亲友,甚至做好了“倾家荡产”的准备,全力以赴投身车联网。 公司成立仅一年,就研发出中国首个3G车联网系统inkaNet;紧接着,博泰又推出了全球首个中文自然语言车载语音交互系统iVoka,还量产了国内首个避开拥堵的车载导航地图产品。这一系列的创新,让博泰车联网在业内声名鹊起。 当所有人盯着他的学历时,资本看见的却是他20年深耕汽车产业链的毒辣眼光。 图源:官网 早在2003年创立广告公司时,他就通过服务奔驰、奥迪、上汽等顶级客户,在汽车营销领域埋下200余家车企的信任网络,这份从广告策划到车机研发的跨界人脉,最终在2018年与东风的合作中爆发,时至今日,最大客户东风集团既是股东又是合作伙伴。 但真正让巨头放下身段的,是应臻恺对技术壁垒的执念。当行业还在堆砌硬件时,他已带领团队啃下“车规级操作系统”这块硬骨头,通过自研擎 OS、绑定高通8295芯片、打造“硬件+软件+云端”全栈能力,让博泰成为国内首个量产高端智能座舱的供应商。 当华为带着鸿蒙生态大杀四方时,博泰用“既适配高通8295又兼容麒麟9610A”的骑墙策略,成为了谁都怕站队,但谁都离不开这个“中间商”。 数据印证了这种生存智慧,博泰的智能座舱已打入中国前五大OEM中的三家,智能座舱市占率达11.9%,仅次于行业老大。近三年间,博泰车联网累计售出约260万套智能座舱,核心客户包括极氪、阿维塔、岚图、哪吒等主力车型。 只能说,真不愧是中国最牛高中生。 二 资本的热捧,并非盲目。 尽管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博泰的融资节奏却从未止步,小米、平安、东风等产业资本轮番入局,8 轮融资近40亿元。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困惑,这家尚未盈利的智能座舱公司,凭什么吸引近40亿元资本?其实,资本看到的从不是当下盈亏,而是中国智能座舱市场2995亿市场(机构预测2029年)的入场券,和应臻恺用十年时间织就的“车企不敢站队华为,又怕自研烧钱”的产业命门。 博泰的稀缺性就在于,全国仅2家能提供“麒麟芯片+鸿蒙系统”方案,它是其中之一。在鱼和熊掌之间,博泰选择做那个谁都离不开的“中间商”。这种做法,看似左右逢源,实则精准刺中车企的焦虑。未来,博泰只要守住当前11.9%市场份额,就能持续收割。 但资本的眼光不止于此。博泰手里攥着的40个车企、200款车型合作网络,本质是一个数据入口帝国:260万辆车每天产生的导航轨迹、语音指令、OTA升级记录,未来可能比卖硬件更值钱。 为了这场未来之战,博泰用682人研发团队和8.1%的研发投入占比疯狂垒专利墙,6034项申请中82.5%是发明专利,数量碾压国内同行。这种底气,曾让小米在2020年豪掷4亿元入股。 客户资源的含金量,同样令资本侧目。博泰前五大客户贡献 64.6% 收入,覆盖中国前五大车企中的三家,包括东风集团、一汽集团等。这种深度绑定能力,让车企客户成为其融资背书的关键力量。 资本市场的博弈,更体现在融资节奏上。2024年6月完成D轮 10.72 亿元融资,投后估值突破85亿,仅4天后即递交港股招股书。四川制造基金、中安资本等新股东的加入,不仅为IPO造势,更瞄准智能座舱万亿赛道的卡位权。 毕竟,在智能汽车的黄金十年,没有一个玩家愿意缺席。 资本的嗅觉从未出错,只是在预判未来。 三 风口上的博泰车联网,看似站在智能汽车的黄金赛道,但翻开招股书,三年净亏损12.76亿元的刺眼数据,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行业越热,玩家越卷。 当华为用生态优势绑定车企时,博泰只能靠“低价换市场”抢订单。以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高端方案为例,其硬件成本占比超75%,卖套、亏一套成为常态。这种“亏硬件换入口”的逻辑,像极了京东早年烧钱建物流的故事,只不过博泰的赌桌上多了像华为这些随时掀桌子的玩家。 更紧迫的是,为守住“高通8295芯片市占率第一”的招牌,博泰三年烧掉7.91亿元研发费,仅2024年就申请了6034项专利,但技术领先并未转化为利润。反观华为,鸿蒙座舱通过软件订阅每年从车企抽成数十亿元,而博泰仍困在“卖硬件”的初级阶段。 这种模式,在早期能快速铺量,但代价是每多卖一套,现金储备就多流失一分。截至2023年底,公司账上现金仅剩2.57亿元,若没有七大银行190亿授信续命,连日常运营都可能停摆。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当车企自研成风,供应商的“黄金时代”或许正在终结。如今吉利孵出亿咖通、长城自研咖啡OS,博泰的客户名单里前五大OEM贡献64.6%收入,但这些“金主”正加速撇开“技术外包”标签。华为鸿蒙座舱捆绑智驾方案横扫市场,小米既是博泰第二大股东(持股5.56%),又是智能汽车赛道直接竞争者,小米SU7座舱方案并未将博泰纳入供应链,而是选择了同为友商的德赛西威。 正如一位投资人直言:“在这个行业,最后活下来的不是技术最强的,而是账上现金最多的。”资本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港股对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已从“故事驱动”转向“现金流验证”。博泰能否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如何在规模扩张与利润增长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决定其估值的关键。 答案,正在港交所的IPO进程中逐渐揭晓。
“当前随着AI、算力与数据的爆发式发展,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都在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实体世界的实时...
近日,安域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域生物”)的创始人谭俊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
作为华为构建万物互联智能生态的关键一环,随着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正式公测,这款全新的...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领先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活跃于中国市场的VC/PE、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提供专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包括行业媒体、智库服务、会议服务及生态服务。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投资哥"可与小编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参与官方活动,赶快行动吧。
2016年注册于北京的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下设位于大兴的装备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区的技术研究院、材料...
一度无比高光的理想汽车,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